[發明專利]一種多維視角金銀擺件制造方法及其產品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5955.8 | 申請日: | 2011-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0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葉亮;莊旭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5/00 | 分類號: | B44C5/00;B44C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維 視角 金銀 擺件 制造 方法 及其 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貴金屬制品制造工藝,特別是一種多維視角金銀擺件制造方法及其產品。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中國貴金屬制品的生產技術在借鑒國外先進生產技術的基礎上,不僅研究和開發了多種我國獨有生產工藝,并且不斷創新,同時如失蠟鑄造法、噴砂、鏡面等傳統工藝也得到普遍運用。但國內目前最基本的貴金屬制作技術,不外乎澆鑄與壓鑄,一般而言,澆鑄是相對于立體擺件類及首飾類制作工藝;而壓鑄則相對于條形、圓形或異形類平面產品制作工藝。二者各有千秋,各有側重,澆鑄只能生產立體擺件,壓鑄只能生產平面造型,二者互為獨立,互不相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文化及藝術的追求與欣賞水平的不斷豐富與提高,人們的審美觀也在日新日異,他們不再滿足于單一澆鑄工藝或壓鑄工藝制作的產品所帶來的單調與千篇一律,人們希望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應該有所突破與創新,這樣不僅能豐富藝術品類,也為中華傳統工藝再添高新技術新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夠將平面和立體金銀組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形成平面與立體多維視角組合的產品造型,既具二維或三維立體狀,也可兼具平面美感,極富敘事與藝術之功能的多維視角金銀擺件制造方法及其產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解決方案:一種多維視角金銀擺件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制造方法與步驟:
(一)制造澆鑄金銀件:
(1)采用手工雕刻工藝,制作澆鑄金銀件蠟模模型;
(2)采用澆鑄工藝,制造立體造型類金銀件;
(二)制造壓鑄金銀件:
(3)采用電腦繪畫技術,制作壓鑄金銀件圖稿;
(4)采用精雕技術,制造壓鑄金銀件模具;
(5)采用液壓鑄造工藝,制造壓鑄金銀件;
(三)組件鑲接:
(6)采用激光焊接技術,將所述的澆鑄金銀件鑲接在所述的壓鑄金銀件設定的位置。
一種由上述方法制造出的多維視角金銀擺件,它包含壓鑄金銀件和澆鑄金銀件,所述澆鑄金銀件鑲接在所述壓鑄金銀件設定的位置上。
所述的壓鑄金銀件為盤子形狀壓鑄金銀件,所述的澆鑄金銀件為不規則體的立體造型,所述的不規則體立體造型的澆鑄金銀件鑲接在所述的盤子形狀的壓鑄金銀件的中心。
所述的壓鑄金銀件也可為平面造型的壓鑄金銀件,所述的澆鑄金銀件為不規則體的立體造型澆鑄金銀件,所述的不規則體立體造型的澆鑄金銀件鑲接在所述的平面造型的壓鑄金銀件的中心。
所述的平面造型壓鑄金銀件為平面梯形壓鑄金銀件,或平面扇形壓鑄金銀件,或平面葫蘆形壓鑄金銀件,或平面桃形壓鑄金銀件,或平面瓶形壓鑄金銀件,或書平面形壓鑄金銀件,或平面心形壓鑄金銀件。
由于壓鑄金銀件主體結構為平面形狀結構,因此在壓鑄金銀件上既可鏤空,也可浮雕,同時貨品表面按設計要求可進行圖飾、文字及鏡面、噴砂等工藝操作。
本發明將壓鑄、澆鑄、激光鑲嵌三者工藝結合,突破傳統,新穎別致,不僅能欣賞到現代液壓鑄造技術所帶來的藝術美感,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澆鑄工藝的精細,二者結合,極富工藝創新及視覺沖擊力,使平面、立體組件相互鑲嵌或連接成一個整體,形成平面與立體多維視角組合的新工藝新產品造型,既具二維或三維立體狀,也可兼具平面美感,極富敘事與藝術之功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就是利用現有的設備及工藝,將現代化的機器設備與傳統工藝相結合,既解決了新產品的研發問題,將傳統工藝快速形成工業化生產,實現量產,又大大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率,使制造成本降低,有效減少損耗,不僅滿足目前貴金屬工藝升級改造的需要,也為貴金屬工藝改進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澆鑄金銀件的立體造型模擬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一盤子形狀的壓鑄金銀件的造型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一盤子形狀壓鑄金銀件與立體造型澆鑄金銀件組合成的多維視角金銀擺件立體模擬圖。
圖4、圖6、圖8、圖10、圖12、圖14、圖16為本實施例二中壓鑄金銀件的各類平面造型圖。
圖5、圖7、圖9、圖11、圖13、圖15、圖17為本實施例二各類平面造型的壓鑄金銀件與立體造型澆鑄金銀件組合成的多維視角金銀擺件立體模擬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59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