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地板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5201.2 | 申請日: | 201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8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江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江福 |
| 主分類號: | B27M3/04 | 分類號: | B27M3/04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趙衛康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地板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地板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竹地板是一種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它以天然優質竹子為原料,經過二十幾道工序,脫去竹子原漿汁,經高溫高壓拼壓,再經過3層油漆,最后紅外線烘干而成。竹地板以其天然賦予的優勢和成型之后的諸多優良性能給建材市場帶來一股綠色清新之風。竹地板有竹子的天然紋理,清新文雅,給人一種回歸自然、高雅脫俗的感覺。目前竹地板已成為一種高檔的地面裝飾材料,流行于歐美、東南亞和中東地區。
竹地板以價格實惠、資源再生、工藝環保等優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竹地板一般工藝流程為:原竹→截斷→開片→粗刨→蒸煮或炭化處理→干燥→精刨→分選→涂膠→組坯→熱壓膠合→砂光→定長截斷→四面刨→雙端銑→油漆→檢驗→包裝。竹地板在生產過程中,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色差控制。竹地板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大的色差后,在銷售中只能采取降等、降價處理,給生產單位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了現有竹地板生產過程中色差難控制等問題,提供一種工序簡單,操作方便,色差小的竹地板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竹地板的生產方法,包括選材,竹條的蒸煮處理及干燥,竹條精刨,分選,涂膠及組坯,熱壓,表面涂飾,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條精刨后先進行面片底片分選,再涂膠,然后再面片選色。
本發明在竹地板生產工藝過程中,將原工序中的先面片選色、涂膠,改成先涂膠、后面片選色,即將原來的干法選色,改為濕法選色。毛竹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土壤、氣候、海拔、坡向、坡位、病蟲害、人為活動等因素,即使是同一根毛竹在用干法選色中顏色基本一樣,但在濕法選色中,顏色變化就相當明顯。因此,用濕法選色,更能消除竹地板生產中的色差。
現有工藝中,為了縮短熱壓時間一般需在三聚氫銨膠中添加一種添加劑,在改變工藝流程后,為保證在生產中減慢固化速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選色、組坯和等待熱壓,氯化銨的使用量為三聚氫銨膠的1.5~2.5‰較為合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效控制了竹地板色差,使竹地板成品色差由原來的30%下降到不超過5%,同時大大提高了產品價格,為企業增加了收益,現有工藝由于色差問題降價、降等處理的產品約為30%,價格較同級別產品低20元/平方米,以年產20萬平方米計算,本發明每年為企業增加經濟收入約50萬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任何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一種竹地板的生產方法,包括選材,竹條的蒸煮處理及干燥,竹條精刨,面片底片分選,涂膠,面片選色,組坯,熱壓,表面涂飾,其各工序的具體操作條件與現有工藝相同。
經上述方法制得的竹地板,其主要性能如下:
(1)表面色澤:光澤性好,色差不明顯;
(2)含水率:6~9%;
(3)靜曲強度:100~110MPa;
(4)甲醛釋放量:≤1.2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江福,未經朱江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52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