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赤泥過濾卸泥設備配置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4947.1 | 申請日: | 201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7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曾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6/00 | 分類號: | B01D36/00;C01F7/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濾 設備 配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赤泥過濾卸泥方式及配置。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生產中,稀釋后溶出礦漿經過赤泥分離及洗滌后,為了使送往赤泥堆場的赤泥洗滌得更干凈(含堿量少)、固含更高,常常會在此工段之后再設置一個赤泥過濾車間。
傳統赤泥過濾車間常用卸泥方式及其配置如圖1~圖4所示,赤泥漿液經過赤泥轉鼓過濾機1過濾并洗滌之后,濾液進入真空受液槽2,由于過濾過程中的真空環境需要一個封閉的環境與外界的大氣壓隔絕,因此赤泥轉鼓過濾機與真空受液槽一起配置于十多米高的樓面上,并且為真空受液槽在±0.000平面配置液封槽3,真空系統啟動后,濾液被抽入液封槽3并流入濾液儲槽4,赤泥則被轉鼓過濾機卸泥刀片刮入小螺旋輸送機5中,然后經溜管溜入大螺旋輸送機6以及交叉螺旋輸送機7,最終送入赤泥攪拌槽8中,再用赤泥輸送泵送去赤泥堆場進行干法堆存。
采用這種卸泥方式,赤泥需要經過較長的大螺旋輸送機、交叉螺旋輸送機后,最終才送入赤泥攪拌槽中,由于螺旋輸送機太長,其內部承擔轉動的軸撓度不夠,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彎曲現象,導致螺旋葉片刮穿螺旋殼體,檢修頻繁。為了解決其撓度的問題,常常需要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個吊軸承來吊其轉動軸,該吊軸承由于一直處于摩擦狀態,溫度比較高,需要用水進行冷卻,冷卻水最終進入輸送機里面與赤泥混合。這樣,本來之前過濾機已經大大減少了赤泥的含水率,在螺旋輸送機里面冷卻水的進入又增加了赤泥的含水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赤泥過濾卸泥設備配置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螺旋輸送機太長,其內部承擔轉動的軸撓度不夠易出現彎曲、需要加水冷卻、導致赤泥含水率高等不足。
為了解決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數臺赤泥轉鼓過濾機采用縱向配置,赤泥攪拌槽配置在廠房內部,且處于小螺旋輸送機卸料口的正下方。
在小螺旋輸送機的出口連接卸泥溜管,在卸泥溜管下方為赤泥攪拌槽。
鼓過濾機、小螺旋輸送機、卸泥溜管、赤泥攪拌槽的數量相同。
采用該種配置結構,由于真空受液槽配置于廠房上端,因此對應的±0.000平面的液封槽、濾液儲槽也可以配置同一端,這樣就為赤泥攪拌槽騰出了空間。同時,由于本發明采用過濾機、小螺旋輸送機、赤泥攪拌槽單獨自成一體系,形成了一對一的配置,省去了長螺旋輸送機以及交叉螺旋輸送機,減少了設備,免去了運行的隱患,也不會導致赤泥被稀釋的問題,因此解決了赤泥含水率高的問題,且整個配置更節省占地面積。
附圖說明
圖1:現有技術轉鼓過濾機樓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2:現有技術中間層樓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3:現有技術±0.000平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4:現有技術A-A剖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5:本發明轉鼓過濾機樓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6:本發明中間層樓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7:本發明±0.000平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8:本發明B-B剖面配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它包括轉鼓過濾機1,真空受液槽2,液封槽3,濾液儲槽4,小螺旋輸送機5,數臺赤泥轉鼓過濾機1采用縱向配置,赤泥攪拌槽8配置在廠房內部,且處于小螺旋輸送機5卸料口的正下方。
在小螺旋輸送機5的出口連接卸泥溜管9,在卸泥溜管9下方設置赤泥攪拌槽8。
鼓過濾機1、小螺旋輸送機5、卸泥溜管9、赤泥攪拌槽8形成了一對一的配置,即數量相同。
同樣以4臺轉鼓過濾機的配置為例,轉鼓過濾機1出來的濾液被真空抽入真空受液槽2,然后流入液封槽3,再溢流入濾液儲槽4。赤泥則被轉鼓過濾機刮刀刮入小螺旋輸送機5,經溜管9直接掉入赤泥攪拌槽8中,然后用泵送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49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