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堿激發碳酸鹽復合膠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4108.X | 申請日: | 201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3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袁曉寧;楊萍;趙維霞;蔡溪南;毛仙鶴;趙康;陳旻;秦志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653部隊 |
| 主分類號: | C04B7/26 | 分類號: | C04B7/26;C04B7/147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新科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歐詠 |
| 地址: | 830000 新疆***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發 碳酸鹽 復合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凝材料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堿激發膠凝材料是由火山灰活性或潛在水硬性原料與堿性激發劑反應形成的一類膠凝材料,它的發明擴展了水硬性礦物膠凝材料的范圍。前蘇聯在這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開發了堿礦渣水泥。研究發現,與通用硅酸鹽水泥相比,堿礦渣水泥具有需水量小、水化熱低、強度高、耐久性好等優點,但也存在凝結速度快、硬化干縮大等致命缺點,限制了其大范圍推廣應用。20世紀70年代,法國Davidovits以偏高嶺土為主要原料,開發了新型堿激發偏高嶺土膠凝材料,并將其命名為地質聚合物(geopolymer)。研究發現,地質聚合物具有許多比硅酸鹽水泥優異的性能,在建筑、化工、廢物處理等方面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由于偏高嶺土價格較高,近年來采用各種工業廢渣部分或全部取代偏高嶺土來制備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文獻檢索披露:①Yip等在2008,30(10):979-985,“Cement?&?Concrete?Composites”刊物上發表“Carbonate?mineral?addition?to?metakaolin-based?geopolymers”的文章,表明在偏高嶺土基地質聚合物中加入20%左右的方解石或白云石,能夠提高其抗壓強度,但是會導致在初始90d內試體出現較大的收縮;②朱強等在2011,39(4):690-696,“硅酸鹽學報”刊物上發表“含白云石微粉粉煤灰基地質聚合物的力學性能及微觀結構”的文章,表明摻入10-25%的白云石粉體有助于提高地質聚合物早期和后期抗壓強度,白云石在地質聚合物中參與反應,溶出的Ca、Mg與地質聚合物凝膠結合形成的致密的鈣鎂鋁硅酸凝膠、白云石-凝膠基體之間良好的界面結合以及白云石微粉的微集料效應,共同促進了地質聚合物強度發展和提高,但沒研究凝結時間和收縮性能;③中國CN?1699250A和CN?1699251A的專利,通過對礦渣進行預處理、采用緩凝劑氯化鋇或硝酸鋇,解決堿激發碳酸鹽-礦渣復合膠凝材料因礦渣的摻入所引起的快凝問題,但公開的方法工藝相對較復雜,工期較長,不利于工程現場施工作業。
本發明構思通過調整水玻璃溶液參數,礦渣、粉煤灰、偏高嶺土、白云石或石灰石的質量比例,充分發揮各組分的協同效應,從而制備出工藝簡單、凝結時間和強度可根據要求調節的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不僅可作為一般建材使用,還可用于注漿回填、固化有毒廢物等對特殊場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凝結時間和強度可根據要求調節的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堿激發碳酸鹽復合膠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將改性水玻璃溶液與固體粉料按0.6-1.0:1的質量比稱取;經制備:在60-120轉/分鐘的攪拌下,將固體粉料緩慢加入到改性水玻璃溶液中,持續攪拌3-5分鐘,即得成品;
其中改性水玻璃溶液的配制:將氫氧化鈉溶解在液體硅酸鈉中,或將氫氧化鈉與固體硅酸鈉一起溶解在自來水中,持續攪拌溶解,直到溶液透明;所得水玻璃溶液的模數即二氧化硅與氧化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2.0,二氧化硅和氧化鈉質量濃度之和為25-45%;
其中固體粉料以重量份配制:由15-30份礦渣、5-20份粉煤灰、10-30份偏高嶺土、20-70份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組成:將上述原料依次置于混料機中,在常溫、常壓下,以60-120轉/分鐘,攪拌5-15分鐘,即得成品;
所述方法,所得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經國家標準測試,其流動度為180-260mm,凝結時間為3h-34h,3d抗壓強度達到16.6MPa,28d抗壓強度達到40.0MPa。
本發明方法操作工藝簡單、凝結時間和強度可根據要求調節的堿激發復合膠凝材料,不僅可作為一般建材使用,還可用于注漿回填、固化有毒廢物等特殊場合的使用,彰顯技術進步。
?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653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3653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41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