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工學拐杖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3531.8 | 申請日: | 2011-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立峰;楊靖;李劍;郭琳;王喜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H3/02 | 分類號: | A61H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張衛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工學 拐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殘疾人使用的拐杖,特別是涉及一種符合人機工程學設計,減輕拐杖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提高患者使用舒適性、穩定性和便利性的拐杖。
背景技術
拐杖是腿腳殘疾者不可缺少的助行工具。現在國內殘疾人普遍使用的拐杖為雙股Y型腋杖,體積較大,舒適性穩定性和便利性欠缺,長時間使用對患者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在傳統拐杖的設計中,患者使用時主要依靠腋下與手腕施力,其直線型的設計使得人體腋下、手腕對拐杖的力以及地面對拐杖的支撐力與杖身在一條直線上,在行進過程中隨著拐杖的擺動,腋下受到嚴重的擠壓和摩擦,腕部產生大角度撓曲,導致患者腋下神經受壓迫而糜爛,腕部關節勞損,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傷害。隨著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對拐杖的舒適性能提出要求,本專利提供的人體工學拐杖設計充分考慮患者的健康,減少副損傷,舒適度大大提高,進一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人體工學拐杖設計,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出發,減輕對人體的副傷害,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適性。
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體工學拐杖,包括杖身和杖身底部的杖腳,其特征在于:
杖身頂端連接腋托;杖身中部連接把手;杖身上部位于腋托和把手之間連接臂托;腋托、臂托和把手形成三個人體著力處。
進一步地:
所述杖身的上部隨手臂向后彎曲。
所述腋托鉸接于杖身頂端,可小幅度擺動。
所述臂托卡接于杖身上部。
所述把手套接于杖身中部。
所述杖腳設計成弧形。
所述杖身的下部由套筒和內管組成,套筒上沿長度方向分布調節孔,內管上設置彈性珠,內管插入套筒內,內管通過彈性珠和套筒的調節孔的卡接實現兩者可調節長度的連接。
本發明人體工學拐杖具有以下優點:
1.增加了人體于拐杖的著力點臂托,分散人體受力。
2.通過臂托和把手的支撐力和轉動扭矩,抵消人體向前運動時產生的縱向力,增加人體的穩定性,并且由于將縱向力轉移到臂部和手部,減輕了腋下的夾持力,避免了腋托對患者腋下的壓迫損害,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3.腋托鉸接于杖身,可小幅度擺動,患者在行進過程中腋托隨之擺動,減輕腋下的摩擦力,增加了使用舒適感,減少腋下損失的可能。
4.杖身上部符合人體手臂和上身解剖學角度,呈向后彎曲狀,把手前置并轉一定角度,該設計可使手臂及手腕處于人體工學舒適的狀態,不會造成腕部撓曲而疲勞損傷。
5.收窄的杖身,使患者通過狹窄通道時更為方便。
6.杖腳為弧形設計,符合人體行走的曲線,增加使用者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和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體工學拐杖,包括杖身和杖身底部的杖腳,其中:杖身頂端連接腋托;杖身中部連接把手;杖身上部位于腋托和把手之間處連接臂托;腋托、臂托和把手形成三個人體著力處。
所述杖身的上部隨手臂向后彎曲。
所述腋托鉸接于杖身頂端,可小幅度擺動。
所述臂托卡接于杖身上部。
所述把手套接于杖身中部。
所述杖腳設計成弧形。
所述杖身的下部由套筒和內管組成,套筒上沿長度方向分布調節孔,內管上設置彈性珠,內管插入套筒內,內管通過彈性珠和套筒的調節孔的卡接實現兩者可調節長度的連接。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拐杖包括杖身1、腋托2、臂托3、把手4、杖腳5。杖身1采用管體結構。腋托2鉸接于杖身1的頂端,可小幅度擺動。臂托3具有與臂部相符的弧形板,弧形板的背面設有帶缺口的卡箍,臂托3的卡箍卡接于杖身1的上部,卡接位置可調。杖身1上部根據人體仿生學向后彎曲,把手4前置并轉一定角度后套接于杖身中部。杖腳5為弧形設計(底面呈凸弧狀)。
如圖3、圖4所示,當患者使用本發明時,腋下靠在腋托2上,手臂靠在臂托3上,手握在把手4上,拐杖給予患者腋部、臂部、手部三個支撐點,人體手臂處于人體工程學舒適的狀態,拐杖對患者身體的傷害特別是腋下神經壓迫和腕關節損傷大大降低。杖身1上部隨著手臂向后彎曲,把手外撇使得拐杖緊貼使用者身側,減小了拐杖所占空間,能順利通過狹窄通道。杖腳5為弧形設計符合人體步態曲線。
本發明拐杖增加了人體于拐杖的著力點臂托,分散人體受力。在前進過程中當拐杖受力時,該設計通過腋托和把手實現向上支撐力,提供對人體的主要支撐;通過臂托和把手的支撐力和轉動扭矩,抵消人體向前運動時產生的縱向力,增加人體的穩定性,并且由于將縱向力轉移到臂部和手部,減輕了腋下的夾持力,避免了腋托對患者腋下的壓迫損害,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腋托鉸接于杖身,可小幅度擺動,患者在行進過程中腋托隨之擺動,減輕腋下的摩擦力,增加了使用舒適感,減少腋下損失的可能。杖身上部符合人體手臂和上身解剖學角度,呈向后彎曲狀,把手前置并轉一定角度,該設計可使手臂及手腕處于人體工學舒適的狀態,不會造成腕部撓曲而疲勞損傷,而收窄的杖身,使患者通過狹窄通道時更為方便。杖腳為弧形設計,符合人體行走的曲線,增加使用者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未經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35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