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計算機主機的液冷散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3086.5 | 申請日: | 201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56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潘亞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亞輝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陽市科潁專利事務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寶泉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計算機 主機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腦主機的散熱設備,確切的說是一種臺式計算機的液冷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計算機液冷散熱設備,主要由水箱、水泵、吸熱塊、散熱排、風扇、連接軟管等部件組成,存在著結構分散,水箱容積小,水泵及軟管接口與電器主體同處一室,既不安全,拆裝也不方便,吸熱塊進、出水管通過串聯方式聯接,吸收過熱量的液體再經過第二、第三塊吸熱塊時,帶走熱量的效能降低,導致機組溫度高,不僅影響機組的工作性能,而且也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液冷散熱裝置,以有效的預防機箱內的高溫,改善機組的散熱功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方案包括計算機主機機箱、上水室、下水室、循環水道、潛水泵、固定帶、水流指示器、帶有鈕扣電池的測溫報警器、風扇及集熱塊,其結構特點是在計算機主機機箱的上側設有上水室,上水室的左后部設有潛水泵安裝孔,安裝孔內裝有潛水泵,潛水泵的吸水管進水口上裝有進水軟管,進水軟管的底端裝有三通水管,三通水管上設有左右兩個支管。上水室的左下側設有循環水道,循環水道自上而下排列固定在金屬板上,循環水道的下方設有下水室,循環水道安裝連接在上、下水室之間,循環水道的進水口位于上水室的前下端,出水口設在下水室的前上側,循環水道的進水口處設有水流指示器,水道的外周上設有散熱鰭片,循環水道之間的金屬板上設有散熱孔,下水室的后部設有上、下兩個出水閥,循環水道的內側設有上、下兩個集熱塊,集熱塊上裝有帶有鈕扣電池的測溫報警器,上集熱塊的上端設有上集熱塊出水管,上集熱塊出水管的下側設有上集熱塊進水管,下集熱塊的上端設有下集熱塊出水管,下集熱塊出水管的下側設有下集熱塊進水管,上、下集熱塊進出水管與軟管的連接口設置在計算機主機箱的箱體外,以防止水管的連接處在機箱內滲漏,上出水閥上裝有下集熱塊進水軟管,下集熱塊進水軟管的上端安裝在下集熱塊的進水管上,下出水閥上裝有上集熱塊進水軟管,上集熱塊進水軟管的上端安裝在上集熱塊的進水管上。下集熱塊的出水管上裝有下集熱塊出水軟管,下集熱塊出水軟管的上端安裝在三通水管的右支管上。上集熱塊出水管上裝有上集熱塊出水軟管,上集熱塊出水軟管的上端安裝在三通水管的左支管上。循環水道的后部設有繞管柱,繞管柱可理順、纏繞收放,調整進、出水軟管的長度,便于拆卸。所述上水室設為前低后高的梯形體,梯形體的后頂部高于上水室中的液體平面,便于氣體的排出。潛水泵安裝孔上裝有孔蓋,孔蓋上設有泄壓排氣孔。所述的散熱裝置與計算機主機機箱為活動式的掛接軟連接安裝,在上水室的右側設有二根固定帶,固定帶的底端裝有掛接鉤,循環水道之間的金屬板上設有掛接槽。使用時,將上水室安裝在計算機主機機箱的上端,再用固定帶連接掛接鉤將循環水道及上、下水室緊束固定在主機機箱上。上、下水室及循環水道的外壁上設有1-8個溫控或手控散熱電風扇,上水室的外壁上設有貫通至水室內部的散熱鰭片及吸熱鰭片。所述的集熱塊由金屬導熱材料制成,安裝時可根據需要裝配1-8只。下水室出水閥也可設置1-6個。三通水管根據需要可改為四通水管、五通水管或多通水管。
所述的循環水道可選用圓形、方形或扁形管道制作,循環水道的走向可采用平行、傾斜形或環形設置。所述的潛水泵也可外置安裝在上水室的外側,帶鈕扣電池的蜂鳴測溫報警器通過螺栓或卡片固定在集熱塊上。
所述的散熱裝置與主機機箱為活動式的掛接軟連接安裝,該散熱裝置通過搭配右側面板、底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后,制成臺式計算機機箱總成。
工作時,由設置在上水室內的潛水泵帶動冷卻水循環流動,冷凝水由上水室經循環水道流至下水室,再經過下水室后部的出水閥,經連接軟管流至集熱塊并帶走熱量,以此循環,最后,通過由高導熱材料制成的上、下水室和循環水道,將熱量釋放至空氣中。
本發明結構巧妙,安全合理,拆裝使用方便,整體性強,降溫散熱性能好。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與計算機主機機箱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圓管形循環水道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下水室表面鰭片及引風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亞輝,未經潘亞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30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