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2968.X | 申請日: | 2011-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仁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6/00 | 分類號: | B23P6/00;B23P9/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性 金屬 零件 內止口 結構 直徑 修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止口結構多用于兩個不同零件之間的精確定位,但是在加工時不容易保證止口結構直徑的精確尺寸,一出現直徑過小的問題。輕度不合格品的使用將直接造成與對象裝配件的定位精度下降,影響產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嚴重的不合格品則只能要么進行修復、要么報廢處理。
現有的止口結構修復技術主要有電鍍修復、噴涂修復、刷鍍修復等,其中電鍍修復、噴涂修復、刷鍍修復技術均需要專門的設備,如電鍍需要電鍍設備、噴涂需要專門的噴涂設備和刷鍍則需要專門的刷鍍設備,而上述設備均不是機加工場所的常見設備,因此若要采用上述方法,則需要專門另行準備上述設備,這則大大增加了修復的成本;另外,電鍍、噴涂、刷鍍修復都是需要將修復體上通過增加修復的金屬或其它材料來完成對零件的修復,這存在零件基體與修復的金屬或其它材料的結合力問題,再者電鍍修復還存在氫脆等有害的工藝問題,這則危害零件疲勞的壽命,電鍍修復的工藝仍需優化。熱噴涂則需要對零件基體施加高溫,將修復的金屬粒子噴在基體表面與基體結合,以修復磨損的部位,這種方法存在高溫使零件基體的材料內部組織發生變化,對零件強度、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綜上可見,現有的修復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修復后的效果難以讓人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以改善對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的修復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待修復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進行編號,測量各待修復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內止口直徑φ1并對照其編號進行記錄;2)將所述待修復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放入烘箱并加熱至設定溫度,以使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在被加熱的同時其金屬材料的內部金相組織不發生變化;3)將經步驟2)加熱后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裝夾至車床主軸卡盤上,找正后通過裝配于車床刀架上的對應的滾壓工具對其止口端面進行滾壓處理,直至被滾壓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被滾壓后的內止口的直徑φ2比φ1與線膨脹值及擠壓量t的和小0.15~0.2;?t=(δ0+b)/?m;4)將經步驟3)加工過的塑性金屬零件從車床上取下并放置于保溫箱內,直至其降至常溫。
所述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在經步驟3)滾壓完成后的溫度不低于100℃。
步驟3中所述的滾壓工具沿所述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內止口的徑向逐漸向內止口的軸心進給,其中滾壓工具在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內止口端面上的加工結束位置加工結束位置與該內止口的軸心之間的距離長度大于該內止口的半徑的長度。
所述滾壓工具在所述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內止口上的加工結束位置與該內止口的軸心之間的距離長度比該內止口的半徑的長度大內止口半徑的1/3。
步驟3)中,所述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在被滾壓的過程中與所述滾壓工具之間施有潤滑液,所述潤滑液為錠子油和柴油的混合液。
所述潤滑液的錠子油與柴油的質量百分比各為50%。
所述步驟4)之后還有以下步驟:5)將經過步驟4)處理的內止口金屬零件進行時效處理。
所述步驟5)之后還有以下步驟:6)通過車床或磨床將經過所述步驟5處理后的內止口金屬零件進行加工,以使其符合要求。
所述步驟6)之后還有以下步驟:7)測量、檢驗。
由于本發明的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中只需使用車床及加熱用的烘箱即可,均為機加工中用到的普通設備,因此與傳統修復方法相比,不需再在加工場所專門準備電鍍設備、噴涂設備和刷鍍設備等,從而降低了修復成本;另外,本發明的修復方法是采用滾壓及車削手段對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進行加工,整個過程中無需加入其它任何修補材料,與傳統的電鍍、噴涂、刷鍍修復方法相比,不存在零件基體與修復的金屬或其它材料結合力問題;再者而本發明的修復方法中,只需對零件加熱至其金屬材料的內部金相組織不發生變化的溫度即可,不僅增加了塑性金屬的熱塑性,利于減小變形抗力,而且該溫度范圍內金屬材料的內部金相組織未發生變化對材料的影響很小;從而避免了高溫對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見本發明的塑性金屬零件內止口結構直徑修復方法不僅降低了對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修復成本,而且大大改善了對其的修復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待修復的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對內止口塑性金屬零件的滾擠壓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未經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29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在被旋轉時擠壓連接目標的凸輪操作部的連接器
- 下一篇:筒體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