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粉粒體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1784.1 | 申請日: | 2011-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3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唐木裕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哈模 |
| 主分類號: | B07B7/08 | 分類號: | B07B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張成新 |
| 地址: | 日本國長野縣上***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粒體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從含有粒體和粉體的粒狀材料中除去粉體以及用于混合含有粒體和粉體的粒狀材料的粉粒體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有一種用于從含有樹脂粉或廢料等粉體和樹脂球等粒體的粒狀材料中除去粉體的分離裝置(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記載的分離裝置具備:上端封閉的圓筒部,以與圓筒部的下端相連的方式形成的圓錐部,以及以與圓錐部的下端相連的方式形成的第二圓筒部。另外,該分離裝置具備連接于圓筒部的下端側的導入管和連接于圓筒部的上端側的排氣管。導入管與圓筒部的切線方向平行地連接于圓筒部。另外,排氣管也與圓筒部的切線方向平行地連接于圓筒部。在排氣管上連接有排氣用鼓風機。在圓錐部和第二圓筒部的邊界上形成有狹縫。該狹縫被二次空氣吹入室包圍。另外,在二次空氣吹入室中連接有二次空氣用鼓風機。
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分離裝置中,通過被排氣用鼓風機吸引的空氣,在圓筒部內產生螺旋狀的上升氣流(螺旋狀上升氣流),通過從二次空氣用鼓風機排出的壓縮空氣,在圓筒部及圓錐部的中心部產生上升氣流(中心部上升氣流)。另外,在該分離裝置中,通過排氣用鼓風機的吸引力將粒狀材料從導入管供應到圓筒部內。在從導入管向圓筒部內供應粒狀材料時,粒狀材料因其自重而落下。另一方面,粒狀材料中的粉體的一部分在螺旋狀上升氣流的作用下被搬運到圓筒部的上端側并與空氣一起從排氣管排出。另外,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狀材料之中較輕的粒狀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氣流吹起。因此,落下的粒狀材料內殘存的粉體的一部分被螺旋狀上升氣流及中心部上升氣流搬運到圓筒部的上端側,并與空氣一起從排氣管排出。
專利文獻1:JP特許第3748557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分離裝置中,由于通過從二次空氣用鼓風機排出的壓縮空氣產生中心部上升氣流,因此中心部上升氣流的流速容易變快。因此,在該分離裝置中,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狀材料容易被中心部上升氣流吹起。即,在該分離裝置中,被中心部上升氣流反復吹起的粒狀材料變多。因此,在該分離裝置中,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狀材料內殘存的粉體容易從粒體中完全分離而被除去。結果是,使用該分離裝置來混合(攪拌)含有粒體和粉體的粒狀材料是困難的。
另外,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分離裝置中,由于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狀材料容易被中心部上升氣流吹起,因此如果圓筒部的高度不高的話,本應與粉體分離并被向第二圓筒部下側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體也被螺旋狀上升氣流及中心部上升氣流搬運到圓筒部的上端側,并與空氣一起從排氣管排出。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從含有粒體和粉體的粒狀材料中除去粉體、以及能夠混合粒狀材料的粉粒體處理裝置。另外,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即使料斗的高度較低,也能夠防止本應向料斗下側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體從料斗的上端側被排出的情況的粉粒體處理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粉粒體處理裝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備料斗、供給管、排氣管、吸引機構、第一吸入管、材料貯存部以及第二吸入管,其中,料斗具有形成為圓筒狀的圓筒部和用于堵塞圓筒部上端的頂板,供給管與圓筒部的切線方向大致平行地連接于上下方向上的圓筒部的中間位置并向料斗內供應含有粒體和粉體的粒狀材料,排氣管連接于圓筒部的上端側或頂板上并排出料斗內的空氣,吸引機構為了吸引料斗內的空氣而連接于排氣管,第一吸入管配置在料斗的下側并吸入從料斗的下端側供應向料斗內的外部氣體,材料貯存部將被從供給管供應之前的粒狀材料進行貯存,第二吸入管配置在供給管和材料貯存部之間并吸入從供給管供應向料斗內的外部氣體;所述粉粒體處理裝置能夠在材料供給狀態和外部氣體供給狀態之間進行切換,材料供給狀態是通過吸引機構的吸引力從材料貯存部向料斗內供應粒狀材料的狀態,外部氣體供給狀態是通過吸引機構的吸引力從第一吸入管和/或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內供應外部氣體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哈模,未經株式會社哈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17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嗪衍生物及其治療應用
- 下一篇:LED照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