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丙烯/聚乙烯醫用包裝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1648.2 | 申請日: | 2011-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4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亦鋒;魯聽;徐建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華豐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8 | 分類號: | B32B27/08;B32B27/32;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 地址: | 31548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丙烯 聚乙烯 醫用 包裝 | ||
1.一種聚丙烯/聚乙烯醫用包裝膜,為七層復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從包裝膜橫截面開始從外到內包括:
第一層為熱封層A,其成分是茂金屬聚乙烯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混改性樹脂;其中,所述共混改性樹脂的熔融指數為1.0~5.7g/10min,密度為0.92~1.2g/cm3;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為20-35wt%;所述茂金屬聚乙烯的用量占共混改性樹脂總量的20~70wt%;所述熱封層A的厚度為20μm~50μm;
第二層為B層,其成分是熔融指數為1.8~5.0g/min,密度為0.90~0.91g/cm3的均聚聚丙烯;所述B層的厚度為10μm~40μm。
第三層為C層,其成分為經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所述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丙烯的熔融指數為1.3~2.5g/min,密度為0.89~0.91g/cm3;所述C層的厚度為10μm~40μm;
第四層為D層,其成分是均聚的聚丙烯;其熔融指數為2.0~5.5g/min,密度為0.90~0.92g/cm3;所述D層的厚度為10μm~50μm;
第五層為E層,其成分為經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所用材料的熔融指數為1.3~2.5g/min,密度為0.89~0.91g/cm3;所述E層的厚度為10μm~20μm;
第六層為F層,其成分是聚丙烯與乙烯基塑性體共混樹脂;其熔融指數為1.6~7.5g/min,密度為0.85~0.92g/cm3;所述F層的厚度為10μm~50μm;
第七層為G層,其成分為聚丙烯與乙烯基塑性體共混樹脂,其熔融指數為1.6~7.5g/min,密度為0.85~0.92g/cm3;所述G層的厚度為10μm~4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封層A為熔融指數為3.1~4.7g/10min,密度為0.92~0.94g/cm3的共混改性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熱封層A中,所述茂金屬聚乙烯的用量占共混改性樹脂總量30-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B層為熔融指數為3.5~4.6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層為熔融指數為1.5~2.1g/10min,密度為0.89~0.90g/cm3的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D層為熔融指數為3.2~4.8g/10min,密度為0.91~0.92g/cm3的均聚聚丙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層為熔融指數為1.5~2.1g/10min,密度為0.89~0.90g/cm3的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塑性體為聚乙烯塑性體,聚氯乙烯塑性體或聚四氟乙烯塑性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F層中乙烯基塑性體的重量百分數為50~87%;優選60~75%;所述G層中乙烯基塑性體的重量百分數為20~50%;優選30~35%。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醫用包裝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共擠法生產,特別選用下吹水冷法共擠吹膜法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華豐包裝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華豐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164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