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溶性銅緩蝕劑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0939.X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2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邢獻軍;陳天河;馬培勇;雷妮;林薔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藍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F11/14 | 分類號: | C23F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溶性 銅緩蝕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溶性銅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屬于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銅由于具有優良的機械和導熱性能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銅的腐蝕也比較嚴重,每年僅海水中銅的消耗量就達10萬噸。而且由于腐蝕問題造成的停產或產品泄漏及污染損失更大,因此必須對其進行保護。在各種保護方法中,以添加緩蝕劑成本低且易于控制,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現有的銅緩蝕劑中,多為唑類和咪唑類。市售銅緩蝕劑中BTA的濃度一般為20mg/L,用量較大,使用成本較高,為降低成本,目前科研人員正在著手研究新的價格更低的緩蝕劑代替,也有研究人員嘗試用幾種緩蝕劑進行復配,利用緩蝕劑間的協同效應來降低緩蝕劑的用量,提高緩蝕效率,降低成本。目前,在工業上應用的銅緩蝕劑主要有:以含N化合物為主的氮唑型、胺型和吡啶型緩蝕劑,如苯并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等;以含S、N化合物為主的噻唑型緩蝕劑,如2-巰基苯并噻唑(MBT)等;以含N、O化合物為主的胺醛縮合物型緩蝕劑。單獨使用其中一種緩蝕劑時,均有不足之處。低磷和無磷水處理配方在國外有一定程度的應用,在國內以有機唑類和有機胺類等按一定比例復配的水溶性緩蝕劑的應用少見到報導。
為適應環保需要和市場需求,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水溶性銅緩蝕劑的制備方法,由苯并三氮唑、甲基苯丙三氮唑和有機胺以一定比例構成的復合水溶性銅緩蝕劑,克服溶解性能差等單一品種存在的困難,能夠與水以任意比例相溶,對銅、鋁或銅鋁合金材質有良好的緩蝕作用,可與有機磷及共聚物復配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工藝流程簡單、生產成本低,質量穩定,銅緩蝕效率高的復合銅緩蝕劑的制備方法。
其技術方案是:由苯并三氮唑、甲基苯丙三氮唑和復合有機胺以一定比例構成的復合水溶性銅緩蝕劑;苯并三氮唑與甲基苯丙三氮唑組成的混合物和復合有機胺溶液的質量配比為:5-15∶95-85復合的一種;苯并三氮唑與甲基苯丙三氮唑組成的混合物中苯并三氮唑與甲基苯丙三氮唑的質量配比為:40-70∶60-30復合的一種;復合有機胺是為三乙醇胺和二異丙胺的混合物,質量配比為:30-60∶70-40復合的一種。
產品水溶液呈弱堿性,在水中能離解成負離子,再與銅離子絡合生成一種不溶性穩定絡合物,這種絡合物吸附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很牢固的表面膜,保護銅及其它金屬免受大氣及有害介質的腐蝕。在PH7.0-10的范圍內,都有良好的穩定性,味苦、無臭。能與水以任何比例混溶.對銅、鋁或銅鋁合金材質有良好的緩蝕作用。
其技術效果是:苯丙三氮唑與甲基苯丙三氮唑復配,功能相互補充;用復合有機胺代替氫氧化鈉,質量更穩定,而且復合有機胺也具有緩蝕效果。同時,其生產工藝為環保型清潔工藝,無工業三廢排放,操作簡便,生產成本低,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取三乙醇胺3克、二異丙胺7克溶入90克水中復配成復合10%有機胺水溶液;再取苯并三氮唑7克加甲基苯丙三氮唑4克溶解于89克10%有機胺復合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即可。
實施例2:取三乙醇胺7克、二異丙胺8克溶入85克水中復配成15%有機胺水溶液;取苯并三氮唑5克加甲基苯丙三氮唑5克溶解于90克15%有機胺復合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即可。
通過動態模擬實驗,測得通過上述兩種實施例復配的水溶性銅緩蝕劑阻垢緩蝕率均大于9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藍天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藍天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093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