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的發電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0889.5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6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金大光;鄭民榮;李俊龍;安致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J7/14 | 分類號: | H02J7/14;H02P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張小文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發電 控制系統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1年8月5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1-0078060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結合于此,以用于通過該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發電(power?generation)控制系統,更加具體而言,涉及這樣一種用于車輛的發電控制系統,其根據電池狀態或者車輛的驅動狀態來控制發電機。
背景技術
應用到車輛上的發電控制系統是用來提高燃料效率的其中一項技術。在發電控制系統中,電子控制單元(ECU)利用電池信息和驅動信息來控制發電機(power?generator)的驅動。
根據相關技術的發電控制系統并不反映這個方面,即:基于發電負載的燃料消耗根據發電效率和發動機效率而有所不同,且根據相關技術的發電控制系統僅僅考慮電池的荷電狀態(SOC)和驅動模式來設定目標電壓。因此,該發電控制系統對燃料效率提高效應的最大化程度很有限。
根據相關技術的發電控制系統在設定的目標電壓所決定的階段期間執行統一的開環控制。因此,這種發電控制系統在立即處理環境變化方面存在很多困難。
公開于本發明背景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個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發電控制系統,其通過反映發電效率和發動機效率以及電池的SOC和驅動模式來控制發電機,從而對燃油效率進行了最大化改進。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一種用于車輛的發電控制系統可以包括:電池、發電機和電子控制單元(ECU),所述電池向電負載供電;所述發電機向所述電池和所述電負載供電;所述電子控制單元基于從外部輸入的驅動信息、從外部輸入的電池信息和所述發電機的效率映射圖(efficiency?map)而實時地控制所述發電機,所述發電機的效率映射圖可以通過發動機的效率映射圖而被預先確定并且內置到所述發電機當中。
所述ECU可以包括最小發電控制模塊和禁止控制模塊,該最小發電控制模塊在性能條件下控制所述發電機來執行預定的最小發電,在所述性能條件中,所述電池信息的荷電狀態(SOC)值大于第一參考值并且該電池信息的SOC值滿足了第一邏輯表達式,其中該第一邏輯表達式被表述為“V=0”或者“V>a并且APS<b,并且發動機和變速器的直接連接被松開”,V表示所述驅動信息的車速,APS表示所述驅動信息的加速器的位置值,a和b表示常數;當所述SOC值大于預定的第一禁止值的時候,即使滿足了最小發電控制模塊的性能條件,該禁止控制模塊也控制所述發電機使其禁止發電。
通過利用所述電池信息中的電池的電流值、電壓值和溫度值來設定用于所述發電機的最小發電的目標電壓值,從而執行所述最小發電控制模塊,其中,通過利用所述電池信息中的電池的溫度值來設定用于發電機的最小發電的目標電壓值,并接著利用所述電池信息中的電池的電流值和電壓值來改變所述目標電壓值,從而執行所述最小發電控制模塊,其中,通過利用所述電池信息中的電池的溫度值來設定用于所述發電機的禁止發電的目標電壓值,從而執行所述禁止控制模塊。
所述ECU可以包括禁止控制模塊,該禁止控制模塊在性能條件下控制所述發電機使其禁止發電,在所述性能條件中,所述電池信息的SOC值大于第一參考值并且該電池信息的SOC值滿足了第二邏輯表達式,其中該第二邏輯表達式被表述為“V>0”或者“ΔV>c或ΔAPS>d”,V表示車速,ΔV表示車速的變化值,ΔAPS表示所述驅動信息的加速器位置值的變化值,c和d表示常數,其中,通過利用所述電池信息中的電池的溫度值來設定用于所述發電機的禁止發電的目標電壓值,從而執行所述禁止控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08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