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0816.6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7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盧世剛;闞素榮;張向軍;金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H01M4/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鳳儒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正極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復合材料,其特征是:由兩類物質復合而成,其中一類是LiaMbPO4,其中0.95≤a≤1.1,0.95≤b≤1.1,M為Fe、Co、Ni、Mn中至少一種;另一類是dSiO2·eSiC·fC、hSiC·iSi3N4·jC、kSiC·pSi3N4·qBN·rC中至少一種;其中0<d≤1,0≤e<1,0≤f<15,e和f不同時為0;0≤h<1,0<i≤1/3,0≤j<15,j和h不同時為0;0≤k≤1,0≤p≤1/3,0<q<1,0<r<15,k和p不同時為0;所述正極復合材料中dSiO2·eSiC·fC、hSiC·iSi3N4·jC、kSiC·pSi3N4·qBN·rC的中至少一種含量占復合材料總重量的1-20wt%;LiaMbPO4占復合材料總重量的80-99w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dSiO2·eSiC·fC由聚硅氧烷熱解得到;hSiC·iSi3N4·jC由聚硅氮烷熱解得到;kSiC·pSi3N4·qBN·rC由聚硼硅氮烷熱解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以重復的Si-O鍵為主鏈,側鏈上硅直接與烴基、羧基、羥基、氨基、烷氧基、鏈烯基氧基、酰氧基、氫、鹵素以及含有羥基、羧基、氨基、氫、鏈烯基、鹵素的烴基中的一種或幾種相連所組成的聚合物,聚合度為2~200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的聚合度為5~500。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烴基是烷基、鏈烯基、炔基、芳基、芳烷基。
6.根據權利要求3、4、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分子中含有Si-H鍵的聚硅氧烷。
7.根據權利要求3、4、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分子中含有Si-OH鍵的聚硅氧烷。
8.根據權利要求3、4、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分子中含有不飽和烴或者含有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聚硅氧烷。
9.根據權利要求3、4、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分子中含有苯基的聚硅氧烷。
10.根據權利要求3、4、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熱固化的硅樹脂。
11.根據權利要求3、4、5、6、7、8、9、10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氧烷是液態聚硅氧烷或者能夠用溶劑溶解聚硅氧烷或者能夠熔融的聚硅氧烷。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氮烷是以重復的Si-N鍵為主鏈,側鏈上硅直接與烴基、羧基、羥基、氨基、烷氧基、鏈烯基氧基、酰氧基、氫、鹵素以及含有羥基、羧基、氨基、氫、鏈烯基、鹵素的烴基中的一種或幾種相連所組成的聚合物,聚合度為2~2000。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氮烷的聚合度為5~500。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烴基是烷基、鏈烯基、炔基、芳基、芳烷基。
15.根據權利要求12、13、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氮烷是分子中含有Si-H鍵的聚硅氮烷。
16.根據權利要求12、13、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氮烷是分子中含有Si-OH鍵的聚硅氮烷。
17.根據權利要求12、13、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硅氮烷是分子中含有不飽和烴或者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聚硅氮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未經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081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換能倍加速真助力自行車
- 下一篇:彩信網關裝置、彩信傳送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