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纖維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9920.3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0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克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泛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霽明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水 抗菌 改性 聚酯纖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技術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酯纖維產量大、用途廣。但聚酯纖維,吸濕率只有0.4%,穿著舒適性差,尤其當人體出汗時它排汗困難,給人悶熱不適的感覺。并帶來如易積聚靜電、易吸灰塵,去除油污漬難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國內外有關聚酯纖維的改性研究中,吸水性聚酯纖維的開發愈來愈受到重視,使聚酯纖維具有親水性有多種方法。主要是在紡絲和整理兩個過程中進行改性。紡絲改性大多是纖維的整體改性,而整理改性則大多是纖維表面層的改性。紡絲改性指在合成纖維織造過程中使聚酯纖維具有親水性能。目前情況大致是使聚合物分子結構親水化,或引入親水性單體或經染整加工后能變成親水性組分的單體,纖維結構的微孔化、異形化,這對聚酯纖維的物理性能和紡絲技術都有很大的影響。
通過在纖維中引入具有快速吸放水份性能的材料使聚酯纖維具備高吸水性,銀離子的導入給纖維帶來良好的抗菌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吸濕抗菌改性聚酯纖維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所述的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纖維的制備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驟:
A)按質量份數取取1~3份氧化鋁,1~3份硅藻土,1~3份活化海泡石、0.01~0.5份硫化銀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驟A)的質量份數取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0.1~0.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0.5~1.5份、聚丙烯酸鈉4~6份、過硫酸鉀0.05~0.15份及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1~3份,水6~10份,在溫度為70~90℃下,攪拌反應1~3小時,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徑不大于15μ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將步驟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體中,攪拌均勻后,進行紡絲,獲得改性聚酯纖維;其中步驟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為聚酯熔體的重量百分比的5~15%。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方案是:
A)按質量份數取取2份氧化鋁,2份硅藻土,2份活化海泡石、0.2份硫化銀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驟A)的質量份數取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0.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份、聚丙烯酸鈉5份、過硫酸鉀0.1份及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2份,水8份,在溫度為80℃下,攪拌反應2小時,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徑不大于15μ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將步驟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體中,攪拌均勻后,進行紡絲,獲得改性聚酯纖維;其中步驟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為聚酯熔體的重量百分比的10%。
本發名主要是通過在纖維中引入具有快速吸放水份性能的材料使聚酯纖維具備高吸水性,銀離子的導入給纖維帶來了良好的抗菌性。它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介紹:本發明所述的吸水抗菌改性聚酯纖維的制備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驟:
A)按質量份數取取1~3份氧化鋁,1~3份硅藻土,1~3份活化海泡石、0.01~0.5份硫化銀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驟A)的質量份數取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0.1~0.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0.5~1.5份、聚丙烯酸鈉4~6份、過硫酸鉀0.05~0.15份及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1~3份,水6~10份,在溫度為70~90℃下,攪拌反應1~3小時,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徑不大于15μ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C)將步驟B)得到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體中,攪拌均勻后,進行紡絲,獲得改性聚酯纖維;其中步驟B)得到吸水抗菌改性材料的加入量為聚酯熔體的重量百分比的5~15%。
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可以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對相關數值范圍進行任意組合后獲得,并不限于以下幾個實施例所公開的技術范圍。
????實施例1,本發明采用如下幾道步驟:
A)按質量份數取取2份氧化鋁,2份硅藻土,2份活化海泡石、0.2份硫化銀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B)按步驟A)的質量份數取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0.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份、聚丙烯酸鈉5份、過硫酸鉀0.1份及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2份,水8份,在溫度為80℃下,攪拌反應2小時,干燥,研磨后得到粒徑不大于15μm的吸水抗菌改性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泛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泛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99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量檢測裝置和攝像裝置
- 下一篇:溫度補償式限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