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平面波導、波導濾波器及天線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87482.7 | 申請日: | 2011-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6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歐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3/00 | 分類號: | H01P3/00;H01P1/20;H01Q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面 波導 濾波器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面波導、波導濾波器及天線。
背景技術
波導是一種能夠限定和引導電磁波在長度方向上傳播的管道。在微波線電子設備中,為了控制微波控制信號的傳導路徑,通常會使用印制電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簡稱為:PCB)微帶線形成的波導,或者金屬腔體形成的波導,并通過控制及改變微帶線的形狀或者金屬腔體的形狀,達到對微波信號進行濾波、功率分合路、耦合等功能。
但是,上述兩種形成波導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PCB微帶線形成的波導雖然加工簡單、成本低,但是在40GHz以上頻段,對信號的損耗較大,而且由于PCB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較高,導致了微帶線的阻抗特性受尺寸的影響較大,導致PCB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從而使得成本大幅上升,而且還會降低直通率。金屬腔體形成的矩形或者圓形的波導雖然對信號的損耗很低,但是在40GHz以上頻段,金屬腔體的加工精度容差達到微米級,且形狀均為立體形狀,需要采用精度極高的模具和加工工藝,從而導致成本大幅上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平面波導、波導濾波器及天線,用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40GHz以上頻段的兩種波導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平面波導,包括:頂層印制電路板PCB和底層PCB;上下表面分別與所述頂層PCB及所述底層PCB相接觸的多個屏蔽金屬塊;以及,設置在所述頂層PCB上表面的金屬板;
所述頂層PCB具有開槽,所述開槽與所述底層PCB形成空氣波導,所述頂層PCB的下表面設有微帶線;所述微帶線位于所述開槽的兩端、且沿所述開槽的延長線設置;所述多個屏蔽金屬塊沿所述微帶線以及所述開槽的延伸方向設置,且位于所述微帶線以及所述開槽的兩側(cè);
所述微帶線與所述開槽下方的底層PCB之間還設置有實現(xiàn)所述微帶線與所述空氣波導之間信號傳遞的第一轉(zhuǎn)換件;
其中,所述平面波導的工作重心頻率為f0,在頻率f0下電磁波在空氣中的波長λ=c/f0,其中c為在空氣中的光速,所述屏蔽金屬塊的高度Hb滿足0.75*λ/4≤Hb≤1.25*λ/4,寬度Wb滿足λ/8≤Wb≤λ,所述屏蔽金屬塊之間的間隙Wg滿足0<Wg≤λ/2。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波導濾波器,包括:至少兩個彼此串聯(lián)和/或并聯(lián)的波導,所述波導為上述平面波導,每個波導具有不同的阻抗。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天線,包括:上述平面波導;所述平面波導的金屬板上設有開窗,所述開窗位于所述平面波導的頂層PCB的開槽上方,所述開窗的寬度Ws滿足0<Ws≤λ/2,所述開窗(10)的長度Ls滿足0<Ls≤λ/8。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平面波導,通過采用底層PCB、頂層PCB以及設置在頂層PCB上表面的金屬板組成波導的上下表面、采用多個屏蔽金屬塊組成平面波導的左右側(cè)壁,并在頂層PCB上設置了開槽,以形成空氣波導,這種空氣波導與微帶線同時使用的波導,在高頻段下容差要求低于其他形式的波導,成本也遠低于矩形波導。而且,雖然屏蔽金屬塊之間存在縫隙,但對于目標頻段的微波信號來說是一個無縫的管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平面波導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平面波導的分解圖;
圖3為將圖2中的頂層PCB1翻轉(zhuǎn)180度后開槽處的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平面波導的分解結(jié)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平面波導在X方向的橫截面圖;
圖6為圖4所示平面波導在Y方向的局部橫截面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平面波導結(jié)構的局部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轉(zhuǎn)換件9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天線的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7482.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