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脊柱滑脫復位裝置及其復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6926.5 | 申請日: | 2011-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9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錢邦平;張文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拓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逯長明 |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脊柱 滑脫 復位 裝置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脊柱滑脫復位裝置的復位器。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復位器的脊柱滑脫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腰椎滑脫和腰椎崩解是臨床常見病,占腰痛病人總數的5%。可并發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以至不全截癱。自從1911年Hibb創用后路椎板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滑脫后,1952年Bosworth改進用“H”形植骨融合,1953年Watkins創用后外側途徑橫突間融合,植骨愈合率達96%,但假關節發生率高達15%~40%。1971年Freebody創面前路椎體間融合術,直接融合滑脫椎體,但不愈合率仍不能降低,療效不能滿意。1970年Buck采用峽部不連處切斷、植骨、螺釘內固定,但適應癥太少。以上是長期來的傳統治療原則:解除神經根或馬尾壓迫,防止繼續滑脫,對畸形矯正則束手無策。也正是由于滑脫未被復位,腰骶角過大,仍將形成巨大的滑脫椎體的滑移剪力,使植骨不足以對抗,才逐漸發生疲勞骨折、假關節形成而繼續滑脫。說明腰骶角的矯正和滑脫椎體的復位在治療上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目前,實現椎體的滑脫復位,都是通過內植入物和配套工具進行復位操作,其手術操作繁瑣、連接復雜;配套手術器械操作復雜,手術操作困難,對醫生要求高;而且易造成復位丟失,使手術的風險很大,安全可靠性難以得到保障。
因此,如何提高椎體滑脫復位手術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脊柱滑脫復位裝置的復位器,該復位器可以有效提高椎體滑脫復位手術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復位器的脊柱滑脫復位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脊柱滑脫復位裝置的復位器,包括:固定臂、復位臂、調節臂和驅動所述調節臂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固定臂的第一端與所述復位臂的第一端鉸接;所述調節臂的第一端與所述固定臂的中部鉸接,第二端與所述復位臂的中部沿其延伸方向滑動連接,中部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具體包括螺桿和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所述固定臂具有通孔,所述螺桿的一端與所述調節臂滑動連接,另一端穿透所述通孔。
優選地,還包括連接所述螺桿和所述調節臂的第一調節軸,所述調節臂與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所述螺桿具有連接孔,所述第一調節軸同時設于所述第一滑槽與所述連接孔中。
優選地,所述復位臂的中部設有與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滑槽,所述調節臂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調節軸,所述第二調節軸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動。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復位臂固定連接的手柄。
優選地,所述手柄的固接位置靠近所述復位臂的第二端。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脊柱滑脫復位裝置,包括與植入脊柱內的植入物固定連接的配套器械,包括如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復位器。
優選地,所述配套器械包括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復位器的固定臂與所述第一橫梁鉸接,所述復位器的復位臂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橫梁卡接。
優選地,所述復位臂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橫梁配合的復位槽口,所述第二橫梁卡設于所述復位槽口中。
本發明所提供的復位器,用于脊柱滑脫復位手術中對滑脫的脊柱進行復位。該復位器包括固定臂、復位臂、調節臂和驅動裝置,其中,復位臂的第一端與所述固定臂的第一端鉸接,調節臂的第一端與所述固定臂的中部鉸接,第二端與所述復位臂的中部沿其延伸方向滑動連接;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調節臂運動,使調節臂的第一端相對固定臂旋轉,第二端沿復位臂的延伸方向滑動,從而相互鉸接的固定臂和復位臂第二端之間的相互距離和角度發生變化。在脊柱滑脫復位手術中,可能會在脊柱中植入釘子類的植入物,再將配套器械與植入物固定連接,植入物至少會有兩個,配套器械有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分別與兩個植入物中的一個固定連接。滑脫復位時,將固定臂與第一橫梁鉸接,復位臂與第二橫梁配合連接,驅動裝置驅動調節臂運動,使調節臂的兩端分別作用于固定臂與復位臂,使復位臂帶動第二橫梁遠離第一橫梁,進而使兩個植入物間距離和角度發生變化,達到滑脫復位的目的。上述的復位器結構簡單,復位操作簡單易行,可以有效降低手術的風險和難度,提高手術的安全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拓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拓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69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