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有限元和系統辨識的電紡絲纖維閉環控制仿真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86569.2 | 申請日: | 2011-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3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媛媛;井長娟;李慶偉;劉大利;王強高;胡慶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7/02 | 分類號: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有限元 系統 辨識 紡絲 纖維 閉環控制 仿真 方法 | ||
1.一種基于有限元和系統辨識的電紡絲纖維閉環控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采用matlab軟件求解建立有限元電紡絲纖維運動模型,實現對電紡絲纖維運動過程的模擬,獲得虛擬的實驗系統;
(2)、基于虛擬的實驗系統獲得輸入和輸出數值,代替實驗數據,采用最小二乘的系統辨識方法處理輸入和輸出數值,得到系統的過程傳遞函數;
(3)、整定過程傳遞函數控制器;
(4)、把控制器重新作用在有限元電紡絲纖維運動模型上,實現對電紡絲纖維直徑的閉環控制仿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和系統辨識的電紡絲纖維閉環控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1)所述的采用matlab軟件求解建立有限元電紡絲纖維運動模型,實現對電紡絲纖維運動過程的模擬,由此獲得虛擬的實驗系統,其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有限元電紡絲纖維運動模型:首先把纖維運動過程離散化,分析離散后每個粘彈性纖維段的運動過程,建立纖維運動狀態在電場力、庫侖力、粘滯力、回復力作用下的微分方程組,并在matlab軟件中求解,其具體步驟如下:
①?、根據系統仿真的電壓V,時間步長????????????????????????????????????????????????t,接收距離H,計算微分方程組,得到第i個纖維段的所受的外力,空間位置坐標和以及纖維段的拉伸長度li-1,i;
②、計算出第i個纖維段的拉伸直徑,該拉伸直徑記為di-1,i;該拉伸直徑di-1,i和上述電壓V作為系統辨識算法的輸入,上述第i個纖維段的拉伸直徑的計算表為:;
???????????????????????????????????????????(1)
其中,di,i-1表示為第i個纖維段的拉伸直徑,d0為纖維段的初始直徑,li,i-1為第i個纖維段的長度,L為纖維段的初始長度;
?③、設置各個纖維段分別與的空間位置與噴絲頭之間的距離為預設間距H/10000,該預設間距記為R,分別逐個判斷第i個纖維段與噴絲頭之間的預設間距是否大于H/5000,如果第i個纖維段到噴絲頭的預設間距是大于H/5000,則在第i個纖維段之后加入新的纖維段,新的纖維段為第i=i+1纖維段,第i個纖維段與前一個纖維段的距離為H/10000,得到第i個纖維段或第i+1纖維段的位置,重復上述判斷,當直到第i個纖維段達到接收板時,判斷終止,得到所有纖維段的位置,所有纖維段的位置為電紡絲纖維運動的形狀;如果第i個纖維段到噴絲頭的預設間距不是大于H/5000,則,第i個纖維段所處位置不需加入新的纖維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65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樣本有形成分分析儀自動檢測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芯片測試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