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硅酮膠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85728.7 | 申請日: | 2011-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7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沈加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富邦膠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83/04 | 分類號: | C08L83/04;C08K3/04;C08K3/26;B29C69/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1553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酮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產品制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硅酮膠是有機硅部分產品,其粘接力強,拉伸強度大,同時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氣和適應冷熱變化大的特點。加之其較廣泛的適用性,能實現大多數建材產品之間的粘合,因此應用價值非常大。可用作密封劑、膠粘劑、灌封劑等,廣泛用于建筑、機械、汽車、電子領域。
目前,國內生產硅酮膠的方法主要是用高速分散攪拌釜加熱、脫水、分散做出基料,各種物料按一定的順序分別加入強力分散機,經過混合、反應、抽真空脫氣,生產出大桶膠,再經過分裝設備包裝成產品,由于是間歇式生產及用料缸容器周轉,導致生產效率低,而且物料有時會與空氣接觸而產生結皮,影響產品質量,同時,在料缸底部會殘留膠料而造成損耗大,生產成本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在螺桿擠出機中加入物料進行混合攪拌,抽真空,然后加壓成型,可以提高硅酮膠的生產效率,保證硅酮膠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硅橡膠、基料、交聯劑加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一攪拌腔,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一預混料;
2)第一預混料進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二攪拌腔,加入填料,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預混料;
3)第二預混料進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三攪拌腔,進行分散、混合、攪拌;
4)對第三攪拌腔中的預混料進行抽真空,脫氣;
5)再加入增塑劑、偶聯劑、催化劑,進行分散、混合、攪拌,并進行抽真空,脫氣,得到半成品;
6)半成品進入冷卻器,冷卻至室溫;
7)冷卻后的半成品進入壓料機加壓成型。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中的硅橡膠為107硅橡膠。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的填料為白炭黑、氣相白炭黑或碳酸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4)和所述步驟5)中的第三攪拌腔上設置有兩個用于脫氣的真空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的增塑劑為硅油或礦物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在螺桿擠出機中加入物料進行混合攪拌,抽真空,然后加壓成型,可以提高硅酮膠的生產效率,保證硅酮膠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硅酮膠的制備方法一較佳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硅橡膠、基料、交聯劑加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一攪拌腔,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一預混料;
2)第一預混料進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二攪拌腔,加入填料,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預混料;
3)第二預混料進入螺桿擠出機的第三攪拌腔,進行分散、混合、攪拌;
4)對第三攪拌腔中的預混料進行抽真空,脫氣;
5)再加入增塑劑、偶聯劑、催化劑,進行分散、混合、攪拌,并進行抽真空,脫氣,得到半成品;
6)半成品進入冷卻器,冷卻至室溫;
7)冷卻后的半成品進入壓料機加壓成型。
所述步驟1)中的硅橡膠為107硅橡膠。
所述步驟2)中的填料為白炭黑、氣相白炭黑或碳酸鈣。
所述步驟4)和所述步驟5)中的第三攪拌腔上設置有兩個用于脫氣的真空口。
所述步驟5)中的增塑劑為硅油或礦物油。
由本發明制備的硅酮膠產品經檢驗,性能如下:
外觀為半透明;下垂度為0;擠出性達到180g/min;硬度為20A;拉伸強度為1.8MPa;伸長率為390%;剪切強度達到1.6MPa。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硅酮膠的制備方法,在螺桿擠出機中加入物料進行混合攪拌,抽真空,然后加壓成型,可以提高硅酮膠的生產效率,保證硅酮膠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富邦膠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常熟市富邦膠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57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