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制劑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5658.5 | 申請日: | 2011-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0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德良;陳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21/31;A61K36/537;A61K9/20;A61P9/1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侯淑紅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血化瘀 中藥 制劑 檢測 方法 | ||
1.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制劑的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譜法測定所述中藥制劑,其中,所述液相色譜的條件包括:
采用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的色譜柱;
采用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0.1%甲酸溶液(V/V)為流動相B進行梯度洗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脫的程序為:
0~15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20%-40%∶80%-60%;
15~17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40%-60%∶60%-40%;
17~35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60%-100%∶40%-0%;
35~37分鐘,流動相A∶1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譜的條件還包括:檢測波長為250nm-390nm,優選為250nm;柱溫為25℃-35℃,優選為30-35℃,更優選為35℃;流速為0.6-1mL/min,優選為1mL/min。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譜法測定所述中藥制劑包括:
取所述中藥制劑,研細,精密稱定1.0250g細粉,加入50mL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25ml,稱重,超聲處理15min,放冷,稱重,用甲醇補足損失,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得到濃度為41mg/mL的樣品溶液,然后采用如下液相色譜條件進行測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柱長為200mm,柱內徑為4.6mm的Kromasil色譜柱;
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0.1%甲酸溶液(V/V)為流動相B進行梯度洗脫,梯度洗脫的程序為:0~15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20%-40%∶80%-60%;15~17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40%-60%∶60%-40%;17~35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60%-100%∶40%-0%;35~37分鐘,使用流動相A;
檢測波長為250nm;
柱溫為35℃;
流速為1mL/min。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方法還包括:
(1)將所述中藥制劑制備成濃度為25-100mg/mL的藥液,然后與富血小板血漿以體積比為1∶5-10,優選為1∶8.3相混合,測定該混合液在600nm處的吸光度值;
(2)加入體積為所述藥液2-4倍,優選為2倍量的濃度為10%(g/ml)的膠原,測定加入膠原后混合液在600nm處的吸光度值;
(3)按以下公式計算血小板聚集率和藥物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血小板聚集率=(加入膠原前吸光度值-加入膠原后吸光度值)/加入膠原前吸光度值
藥物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空白組血小板聚集率-給藥組血小板聚集率)/空白組血小板聚集率。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方法還包括:
(1)將富血小板血漿移入硅化比色杯中在37℃下溫育5min,用貧血小板血漿調零,測其在600nm處吸光度值,然后用所述貧血小板血漿調節所述富血小板血漿的吸光度值在0.5-0.7之間,將2.5mL調好的富血小板血漿放入比色杯中,加入濃度為25-100mg/mL的所述中藥制劑的藥液0.3mL,同時調零管中加入相應濃度的所述中藥制劑的藥液調零,作用3min后,測吸光度值;
(2)加入10%(g/ml)濃度的膠原0.6mL,同時調零管中加入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分別測定加入膠原后600nm處的吸光度值;
(3)按以下公式計算血小板聚集率和藥物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血小板聚集率=(加入膠原前吸光度值-加入膠原后吸光度值)/加入膠原前吸光度值
藥物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空白組血小板聚集率-給藥組血小板聚集率)/空白組血小板聚集率。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丹參、三七和冰片為原料制備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計,丹參為70-85%,優選為75.13%;三七為15-25%,優選為23.54%;冰片為0.8-1.5%,優選為1.3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丹參、三七和冰片為原料制備而成,其配比如下:丹參450g,三七141g,冰片8g。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以上三味,丹參加5倍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備用;藥渣加50%乙醇5倍,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備用;藥渣加水12倍,煎煮2小時,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備用;
三七粉碎成細粉,與上述濃縮液和適量的輔料制成顆粒,干燥;或將上述提取液合并,濃縮至50℃下相對密度為1.28-1.30,真空干燥,粉碎,加入過100目篩的三七細粉,加入,混勻,以85%乙醇制成顆粒,干燥;冰片研細,與0.2重量%硬脂酸鎂、5重量%羧甲基淀粉鈉及上述顆粒混勻,壓片,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565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