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相復合的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4235.1 | 申請日: | 2011-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6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宋振綸;杜娟;汪少杰;劉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B2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鐵粉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釤鈷粉末前處理:
釤鈷粉末置于有機溶劑中,進行超聲清洗,然后進行除銹活化處理,處理后真空干燥待用;
步驟2、配制鐵鹽的離子液體溶液:
該步驟包括以下A過程或者B過程;
A過程、配制鐵鹽的非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
在非氯鋁酸型離子液體中加入適量鐵鹽,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進行沉淀,沉淀后將上層的清液倒出備用,該清液即為鐵鹽的非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
所述的非氯鋁酸型離子液體包括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中的一種;
B過程、配制鐵鹽的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
(1)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稱取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與氯化1,3雙甲基咪唑中的一種和適量無水氯化鋁,其摩爾比為1∶1~1∶2;
(2)將氯化鋁緩慢攪拌加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或氯化1,3雙甲基咪唑中,使氯化鋁完全溶解到離子液體中,得到氯鋁酸型離子液體;然后在該離子液體中加入高純鋁絲或鋁顆粒,精致置換除去離子液體中的其他重金屬離子;
(3)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在(2)中得到的氯鋁酸型離子液體中加入適量鐵鹽,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進行沉淀,沉淀后將上層的清液倒出備用,該清液即為鐵鹽的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
步驟3、化學置換反應制備雙相復合的釤鈷-鐵粉末:
將步驟1處理好的釤鈷粉末加入步驟2的A過程配制得到的鐵鹽的非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中,進行超聲反應處理,反應完畢后取出釤鈷粉末,用有機溶劑進行超聲清洗,然后真空干燥,得到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或者,
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將步驟1處理好的釤鈷粉末加入步驟2的B過程配制得到的鐵鹽的氯鋁酸型離子液體溶液中,然后取出進行超聲反應處理,反應完畢后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取出釤鈷粉末,用有機溶劑清洗,最后真空干燥,得到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1中,釤鈷粉末的厚度為5納米~100納米,直徑為1微米~100微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1中,釤鈷粉末采用機械球磨的方式將釤鈷塊體進行磨制而得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1中,釤鈷粉末的除銹活化處理過程為:使用濃度為0.1%~3%的稀硝酸,在其中處理1分鐘~5分鐘,然后使用去離子水超聲清洗5秒~30秒,再使用有機溶劑清洗5次~10次,之后干燥待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1中,釤鈷粉末經過除銹活化處理后進行表面羥基化處理,所述的表面羥基化處理的步驟為:將除銹活化處理后的釤鈷粉末加入到熱的濃度為0.2摩爾/升~2摩爾/升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堿溶液中處理2小時~10小時,處理時進行電動攪拌,處理完畢后用有機溶劑清洗粉末5次~10次,然后真空干燥待用。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2中,鐵鹽包括氯化亞鐵、氯化鐵、溴化亞鐵、溴化鐵、硫酸亞鐵、硫酸鐵、硝酸亞鐵、硝酸鐵、四氟硼酸亞鐵、四氟硼酸鐵、六氟磷酸亞鐵和六氟磷酸鐵中的一種或多種。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3中,超聲反應處理的超聲功率為0.1kw~1kw,處理時間為10分鐘~120分鐘,處理溫度為20℃~80℃。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相復合釤鈷-鐵粉末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1中,有機溶劑是酒精,丙酮,苯或者甲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423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