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高溫材料抗氧化燒蝕性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3000.0 | 申請日: | 2011-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6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榮;孫冬柏;仇永全;張延玲;魏鑫燕;趙飛;馮強;陽建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02 | 分類號: | G01N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匯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劉淑芬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高溫 材料 氧化 性能 方法 | ||
1.一種檢測高溫材料抗氧化燒蝕性能的方法,該方法將燃燒技術進行組合,在中心高焓射流氣體的周圍環繞薄層500~2500K的高溫氣體,形成射流溫度、組分及速度可控的高馬赫數的集束射流,降低出口環境氣流的壓力到0.005~0.05MPa,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由O2、N2、空氣和燃氣組成氣源,增壓到1~5MPa,形成高壓氣源;其中,所述燃氣包括CH4、C3H8或H2;O2流量1000~10000kg/h、CH4流量1000~5000kg/h、C3H8流量1000~5000kg/h、H2流量100~3000kg/h、N2流量1000~5000kg/h和空氣流量1000~90000kg/h;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高壓氣源通過蓄熱增焓段加熱到1000~2500K;
步驟3:將步驟2加熱后的氣體經集束射流段后產生100~500K、馬赫數為1~7的射流,在氣體濃度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條件下對測試材料的抗氧化燒蝕性能進行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可以為將步驟2加熱后的氣體經集束射流段在伴隨流的作用,產生200~600K、馬赫數1~8的射流,在氣體濃度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條件下對測試材料的抗氧化燒蝕性能進行檢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可以為將步驟2加熱后的氣體經集束射流段由于增焓作用,產生500~1000K、馬赫數1~8的射流,在氣體濃度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條件下對測試材料的抗氧化燒蝕性能進行檢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可以為將步驟2加熱后的氣體經集束射流段產生2000~3000K的亞聲速射流,在氣體濃度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條件下對測試材料的抗氧化燒蝕性能進行檢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可以為將步驟2加熱后的氣體經集束射流段添加質量為1~3%的60~300μm微粒子,形成微粒子沖蝕流,在氣體濃度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條件下對測試材料的抗氧化燒蝕性能進行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30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