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摻雜鋅、錳、鋁制備球形氫氧化鎳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82222.0 | 申請日: | 2011-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4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大偉;孫衛華;王錫芬;李世輝;魯海春;王艷紅;張春亮;張轉;孫朝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亞蘭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4/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31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鋁制 球形 氫氧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次電池儲能材料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摻雜鋅、錳、鋁制備球形氫氧化鎳的方法。
背景技術
球形氫氧化鎳是各種堿性二次電池(如Ni/Cd,Ni/MH,Ni/H2等)的正極活性材料,對電池的容量和壽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電氣化產品的誕生,二次電池的應用也更加廣泛。一些工作環境差,安全性要求高的低端二次電池市場空缺比較大,如:適應高低、溫差大等惡劣環境的草坪燈,長時間充放電狀態的應急燈。這時,就需要在能夠滿足不同電池性能的要求情況下,尋找替代金屬,生產低成本球形氫氧化鎳,從而來滿足各種市場的不同需求。然而在原料中摻雜鋅、錳以及鋁替代部分鎳制備成的球形氫氧化鎳,不僅能使產品中鎳的含量降低,減少生產成本,而且制成電池后產品的電化學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具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成本較低的摻雜鋅、錳、鋁制備球形氫氧化鎳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摻雜鋅、錳、鋁制備球形氫氧化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硫酸鎳鹽、硫酸鋅鹽、硫酸錳鹽以及硫酸鋁鹽混合水溶液,氨水,氫氧化鈉水溶液經精密流量控制系統連續注入到反應釜中,控制反應體系的溫度、pH值以及攪拌強度,反應生成球形氫氧化鎳,再經反應釜溢流口連續流出,經陳化、洗滌、干燥。
進一步,所述混合水溶液中硫酸鎳濃度為0.95~1.20mol/L,硫酸鋅濃度為0.09~0.15mol/L,硫酸錳濃度為0.10~0.18mol/L,硫酸鋁濃度為0.11~0.56mol/L。
進一步,氨水的濃度為8.0~14.0mol/L。
進一步,氨水和硫酸鎳的進料摩爾比為mNH3·H2O∶mNi2+=0.9~1.6∶1。
進一步,氫氧化鈉水溶液的濃度為4.5~10.0mol/L。
進一步,反應體系溫度為40~70℃。
進一步,反應體系pH值為11.0~13.5。
進一步,反應釜的攪拌速度為120~250r/min。
較為完善的是,制備的球形氫氧化鎳的粒度為8~15μm。
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球形氫氧化物固溶體產品中Ni%:<50%,Zn%:5~8%,Mn%:4~7%,Al%:1~5%,由于較多量摻雜并取代部分鎳,而鋅、錳、鋁的價值遠低于鎳,使得生產成本降低;同時錳的加入提高了產品的開口電壓和熱穩定性,雖然克容量有所降低,但鋅、鋁的加入改善了循環壽命,從而進一步改善了產品的電化學性能,該產品性能穩定,應用范圍廣。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工藝流程簡單,反應易于控制。
2、鎳的消耗少,生產成本低,產品應用范圍廣,具有較大的工業價值。
3、本發明工藝條件所生產的球形氫氧化鎳產品制成電池后,性能穩定,開口電壓、熱穩定性和高倍率循環壽命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產品的掃描電鏡圖(20000倍)。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產品的掃描電鏡圖(10000倍)。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產品的掃描X衍射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產品的1C充電10C放電循環數據。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產品的1C充放容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反應器體積3.5m3,將濃度為1.07mol/L硫酸鎳、0.15mol/L硫酸鋅、0.10mol/L硫酸錳以及0.25mol/L硫酸鋁混合水溶液,濃度為8.6mol/L氨水,濃度為4.55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經精密流量控制系統連續注入到反應釜中。
反應過程中硫酸鹽混合水溶液的加入量為3.00L/min,氨水和硫酸鎳的進料摩爾比為mNH3·H2O∶mNi2+=0.9∶1。
控制反應體系的溫度為60±1℃,反應液pH值為13.5±0.2,反應中攪拌轉速為120±5r/min。
連續反應后,再經陳化、洗滌、干燥得到球形氫氧化鎳產品。
如圖1-3所示,制備的球形氫氧化鎳的粒度為8~1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亞蘭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亞蘭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22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四氯化硅生產食品級白炭黑
- 下一篇:一種視頻會議的來賓邀請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