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油樹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81715.2 | 申請日: | 2011-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清;程梁;謝富春;姚大虎;赫玉欣;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10/06 | 分類號: | C08F10/06;C08F8/26;C08J3/24;B01J20/26;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愛周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脂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油樹脂材料,屬于功能性高分子合成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吸油樹脂是一種具有低三維網狀化學交聯結構的體型聚合物樹脂,具有吸油種類多、吸油量大、回收方便、保油能力強特點,所以廣泛應用于環境保護,如含油污水的處理、油品泄露,尤其適于吸收因油輪失事泄漏于海面的油品污染物。高吸油樹脂主要為兩大類,一類是丙烯酸烷基酯類樹脂,另一類是α-烯烴類樹脂。前者的分子結構中存在酯基極性基團,對非極性油品的吸油能力不太高,采用烷基酯含碳數≥8的丙烯酸長碳鏈烷基酯單體通過聚合得到;后者是為非極性樹脂,對非極性油晶的吸油率比丙烯酸烷基酯類樹脂高,采用α-長鏈烯烴類單體(分子式為C2H2n)或長鏈烷基苯乙烯單體聚合得到。由于α-長鏈烯烴類單體和長鏈烷基苯乙烯單體的價格較高,而且這些單體的聚合能力較差,往往得不到吸油性能優良的高吸油樹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油性能優良的樹脂材料。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吸油樹脂材料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油樹脂材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在堿性條件下取代反應而成:
C8-30的直鏈伯醇????????????????????250~1200份;
C2-6的直鏈二醇?????????????????????10~25份;
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80~300份。
所述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是由數均分子量為30萬以上聚丙烯氯化或溴化而成,所述氯代聚丙烯中氯含量為重量百分比50%以上,所述溴化聚丙烯中溴含量為重量百分比60%以上。
所述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中的鹵素與C8-30的直鏈伯醇和C2-6的直鏈二醇的總羥基摩爾數之比為1∶1.2~1∶1.5。
本發明吸油樹脂材料采用如下制備方法:一種吸油樹脂材料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取250~1200份C8-30的直鏈伯醇和10~25份C2-6的直鏈二醇,將兩者制成醇鹽,與用溶劑溶解的80~300份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于100~160℃攪拌反應,得到吸油樹脂材料。
所述醇鹽是由C8-30的直鏈伯醇和C2-6的直鏈二醇與堿或堿金屬反應制得。
所述堿為氫化鈉或氨基鈉,所述堿金屬為鈉、鉀或鋰。
所述溶劑為苯、甲苯、二甲苯、一氯代苯、四氯化碳、環己烷、甲基環己烷、乙基環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甲乙酮、甲基異丁酮、甲基異戊酮中的一種或其任意比例的組合。
本發明的吸油樹脂材料,以聚丙烯聚合鏈為基體,通過取代反應在聚丙烯聚合鏈上通過醚鍵連接有長側脂肪鏈,這些長側脂肪鏈與油脂之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能夠達到常規α-烯烴類樹脂的吸油性能;另外本發明的樹脂材料中加入有交聯劑即C2-6的直鏈二醇,交聯劑可以將聚丙烯聚合鏈之間進行交聯,使聚丙烯聚合鏈在空間上形成三維網絡而形成一定的儲油空間,并且交聯后還可以提高聚丙烯聚合鏈的剛度,從而確保儲油空間的穩定性,因此加入的交聯劑進一步的提高了樹脂材料的吸油性能。
另外,本發明的吸油樹脂材料采用C8-30的直鏈伯醇與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反應制成,不再需要采用α-長鏈烯烴為原料進行聚合制備吸油樹脂材料,克服了單體價格昂貴、聚合轉化率低、合成技術復雜的缺點,利用價廉易得的原料和簡便的大分子反應即可制備出高吸油樹脂,同樣能夠達到常規α-烯烴類樹脂的吸油性能,并且加入的交聯劑還能進一步提高吸油樹脂材料的吸油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但并非限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17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