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機計費方法和手機計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80459.5 | 申請日: | 2011-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88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07 |
| 發明(設計)人: | 靳尉樂;霍印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24 | 分類號: | H04W4/24;H04W8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賀小明 |
| 地址: | 51804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計費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手機計費方法和手機計費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等移動通信終端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移動通信也已成為最廣泛使用的通信方式。手機作為生活娛樂和商業事務的工具,在用戶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依托移動通信的增值業務,也隨之得到發展。
通常,常見的手機增值業務實現方式分為短信、語音、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無線應用協議)等。在用戶使用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增值業務時,通常是通過在手機端運行應用程序,由該應用程序訪問服務商網絡來獲取相應的服務。同時,需要該服務進行計費。在計費時,通常是將SIM卡的唯一對應的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號碼作為唯一計費標識進行計費。因此,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在聯網獲取服務時,需要獲取SIM卡的IMSI號碼,然后才進行計費。這樣的計費方式通常會產生應用程序聯網時還未獲取計費標識的情形,計費效率低,用戶體驗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應用程序聯網時還未獲取計費標識的情形,計費效率高的手機計費方法及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機計費方法及系統,其能夠避免應用程序聯網時還未獲取計費標識的情形,計費效率高。
一種手機計費方法,包括:
步驟1,手機開機后,即行判斷手機中是否存在SIM卡,若是,則繼續步驟2,否則轉至步驟9;
步驟2,判斷手機中存在一張或是兩張SIM卡;
步驟3,獲取手機中所有的SIM卡的IMSI號碼,結合手機所在地的短信中心號碼,生成計費ID,并存儲所述計費ID;
步驟4,根據用戶的選擇運行相應的應用程序;
步驟5,連接手機內容提供商的服務器,將運行應用程序的SIM卡對應的計費ID添加到HTTP頭文件中,并傳送至服務器;
步驟6,判斷在服務器中是否存在與該計費ID對應的手機的計費信息,若是,則繼續步驟7,否則轉至步驟8;
步驟7,根據計費信息判斷該手機在當前計費期間內是否產生過計費,未產生過則繼續步驟8,否則轉至步驟9;
步驟8,對本次服務進行計費,存儲計費信息;
步驟9,結束本次計費程序。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判斷一張或是兩張SIM卡具體實現為:
調用MTK平臺的接口函數mmi_bootup_is_sim_valid,判斷SIM卡1是否存在;調用接口函數mmi_bootup_is_sim2_valid判斷SIM卡2是否存在;
若返回值為TRUE則說明對應的SIM卡存在,若返回值為FALSE則說明對應的SIM卡不存在。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具體為:
獲取手機中所有的SIM卡的SIM卡的IMSI號碼,結合手機所在地的短信中心號碼,生成計費ID,并將所述計費ID存儲至手機內存,并備份至手機存儲卡。
進一步地,所述計費ID與SIM卡一一對應,并包含手機的所在地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計費信息包含手機的所在地和每一個計費期間的計費情況。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手機計費系統,包含:
第一判斷模塊,用于在手機開機后即行判斷手機中是否存在SIM卡,并且還用于判斷手機中存在一張還是兩張SIM卡;
獲取模塊,用于手機中所有的SIM卡的IMSI號碼;
生成和存儲模塊,用于結合手機所在地的短信中心號碼,生成計費ID,并存儲所述計費ID;
運行模塊,用于根據用戶的選擇運行相應的應用程序;
連接傳送模塊,用于連接手機內容提供商的服務器,將運行應用程序的SIM卡對應的計費ID添加到HTTP頭文件中,并傳送至服務器;
第二判斷模塊,用于判斷與該計費ID對應的手機的計費信息是否在服務器中存在;
第三判斷模塊,用于根據計費信息判斷該手機在當前計費期間內是否產生過計費;
計費存儲模塊,用于對于服務進行計費,并存儲計費信息;
結束模塊,用于結束手機的計費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04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