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肝纖維化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9598.6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3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越鳴;崔紅燕;吳家勝;馬秉亮;顧偉梁;劉平;劉成海;朱邦賢;王崢濤;陶艷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化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肝纖維化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礎,其實質是肝內細胞外基質合成與降解失衡,導致細胞外基質尤其是膠原在肝臟大量沉積。肝纖維化持續發展導致相應器官功能障礙與衰竭,嚴重危害生命健康。減緩、阻止甚至逆轉肝纖維化,對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病人生活質量及提高生存率具有重大意義。因此,研制抗肝纖維化的藥物,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
肝纖維化是個動態的病理過程,包括發生、發展與消退多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又有多個環節相互影響,因此,僅僅針對單個環節治療肝纖維化的效果不夠理想。中藥復方成分多樣,具有多途徑、多環節、多層次的綜合效應,對病變復雜的肝纖維化療效顯著,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抗肝纖維化的中藥組合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提供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抗肝纖維化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藥材茵陳、白術、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為原料,按質量比為3∶6∶1.5∶1.5∶3∶1制備而成。
一種所述的抗肝纖維化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是首先按比例稱取中藥材茵陳、白術、附子、干姜、炙甘草和肉桂,其中肉桂已去皮;然后一起用水煎煮2次,從沸騰計時每次1小時,第一次煎煮用水質量為總藥材質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用水質量為總藥材質量的8倍;最后合并兩次煎煮液,濃縮制備而成。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或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藥物載體可應用于制備抗肝纖維化的藥物制劑。
所述的藥物制劑可以是任何可藥用的劑型,這些劑型包括:片劑、糖衣片劑、薄膜衣片劑、腸溶衣片劑、膠囊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口服液、口含劑、顆粒劑、沖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混懸劑、粉劑、溶液劑、注射劑、栓劑、軟膏劑、硬膏劑、霜劑、噴霧劑、滴劑、貼劑;優選口服劑型,如:膠囊劑、片劑、口服液、顆粒劑、丸劑、散劑、丹劑、膏劑等。所述的口服劑型可含有常用的賦形劑,諸如粘合劑、填充劑、稀釋劑、壓片劑、潤滑劑、崩解劑、著色劑、調味劑和濕潤劑,必要時可對片劑進行包衣。適宜的填充劑包括纖維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類似的填充劑;適宜的崩解劑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羥基乙酸淀粉鈉;適宜的潤滑劑包括,例如硬脂酸鎂;適宜的藥物可接受的濕潤劑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鈉。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是由茵陳、白術、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組成。方中茵陳、附子和肉桂合用,寒溫并用,溫陽退黃;干姜、白術、甘草健脾溫中化濕,全方主治陰黃身冷,脈沉細,身如熏黃,小便自利者。
本發明采用廣泛應用的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誘導的小鼠肝纖維化模型,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6g生藥/kg灌胃給藥,結果表明,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肝纖維化模型小鼠具有降低血清轉氨酶活性,可減輕肝臟膠原沉積程度,改善肝臟炎性和纖維化病理變化,具有抗肝纖維化病變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CCl4肝纖維化模型小鼠的血清轉氨酶活性的影響。
圖2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CCl4肝纖維化模型小鼠的肝組織羥脯氨酸的影響。
圖3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CCl4肝纖維化模型小鼠的肝臟病理變化的影響。
圖4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CCl4肝纖維化模型小鼠的肝臟膠原沉積的影響。
圖中:N-表示正常組;M-表示模型對照組;Y表示茵陳術附湯組;P-表示陽性對照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記載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變化和修飾同樣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
取中藥材茵陳300克、白術600克、附子150克、干姜150克、炙甘草300克和肉桂(去皮)100克,水煎煮2次,從沸騰計時每次1小時,第一次煎煮用水質量為16kg(為總藥材質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用水質量為12.8kg(為總藥材質量的8倍),合并兩次煎煮液,濃縮為2000mL濃縮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95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