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Dijkstra算法解最短路徑的教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8693.4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6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遠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1/08 | 分類號: | G09B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2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dijkstra 算法 解最短 路徑 教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教學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Dijkstra算法解最短路徑的教學裝置。
背景技術
最短路徑問題是圖論研究中的一個經典算法問題,旨在尋找圖(由結點和路徑組成的)中兩結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最常用的路徑算法有:Dijkstra算法、A*算法、Bellman-Ford算法、SPFA算法(Bellman-Ford算法的改進版本)、Floyd-Warshall算法、Johnson算法、Bi-DirectionBFS算法等。
其中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算法,在很多專業課程的教材中都作為基本內容有詳細的介紹,如數據結構,圖論,運籌學、計量地理學等等。首先從圖中的一個結點v1開始,給每一個頂點標一個數,稱為標號。這些標號,又進一步區分為T標號和P標號兩種類型。其中,每一個頂點的T標號表示從起點v1到該點的最短路徑長度的上界,這種標號為臨時標號;P標號表示從v1到該點的最短路長度,這種標號為固定標號。在最短路徑計算過程中,對于已經得到P標號的頂點,不再改變其標號;對于凡是沒有標上P標號的頂點,先給它一個T標號;算法的每一步就是把頂點的T標號逐步修改,將其變為P標號。那么,最多經過k-1步,就可以求得到從起點v1到每一個頂點的最短路徑及其長度。
但是在Dijkstra算法中有一個繁瑣的過程就是比較相應結點的T標號,選出其中最小的將其變為P標號。通過數年教學的經驗來看,學生對上述過程理解的程度差,在解題時此過程的出錯率高,造成最后求解結果的錯誤。鑒于上述問題,設計了本教學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教學裝置,一種用于Dijkstra算法解最短路徑的教學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該教學裝置包括磁性鐵板,圓形鐵片若干和條狀鐵片若干。磁性鐵板為1米*1米,防銹,白色,下部刻畫有五條刻度線,鐵板上部鉆孔兩個。圓形鐵片為黑色,直徑4厘米,上面標有阿拉伯數字1,2-10等。條形鐵片為黑色,寬度為3厘米,長度設置為6厘米、8厘米、10厘米、12厘米、14厘米,每個長度條形鐵片制成10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對以Dijkstra算法解最短路徑的課程內容講解時,利用本教學裝置,可以迅速布置路徑示意圖,并且可以快捷進行圖形的變換。利用磁性鐵板下方的刻度線結合不同長度條形鐵片,可以明晰地對不同結點的T標號進行比較,選擇最小的,對于學生理解Dijkstra算法有很大的幫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1中1是鉆孔,2是磁性鐵板,3圓形鐵片,4是條形鐵片,5是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Dijkstra算法解最短路徑的教學裝置包括磁性鐵板2、圓形鐵片3、條形鐵片4。磁性鐵板上有鉆孔兩個1,用來懸掛。
在教學中,懸掛該教學裝置,將圓形鐵片3吸附在磁性鐵板2上,3代表圖中的結點。條形鐵片4代表路徑的長度,吸附在2上。路徑布置完畢后,利用同路徑圖中等長的條形鐵片吸附在刻度線5上,用來對比不同結點的T標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州學院,未經德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86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風式風能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酸洗池的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