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恒溫即熱分體太陽能水箱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77923.5 | 申請日: | 2011-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盧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欣 |
| 主分類號: | F24J2/46 | 分類號: | F24J2/46;F24J2/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分體 太陽能 水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太陽能熱水器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恒溫即熱分體太陽能水箱。
背景技術
分體式太陽能水箱一般包括外殼、進水管、出水管、設在外殼內的承壓水箱、設在承壓水箱外壁上的介質腔、設在外殼與承壓水箱之間的保溫層,以及設在承壓水箱內腔的普通電加熱元件。介質腔設有出介質管和進介質管,出介質管和進介質管的外端均貫穿保溫層和外殼,與太陽能集熱器連接,形成換熱介質循環(huán)的回路。進水管的內端伸入到承壓水箱內腔的下部,外端貫穿保溫層和外殼后與自來水管道連接。出水管的內端伸入到承壓水箱內腔的上部,外端貫穿保溫層和外殼后通過水管與淋浴器等設施連接。現(xiàn)有的分體式太陽能水箱的缺陷是:在陰雨天氣集熱器的集熱效果較差時,需要用普通電加熱元件對整個承壓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加熱時間較長,浪費電能,無法實現(xiàn)即開即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實現(xiàn)即開即熱、光電互補、節(jié)能降耗的恒溫即熱分體太陽能水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恒溫即熱分體太陽能水箱,包括外殼、進水管、出水管、設在外殼內的承壓水箱、設在承壓水箱外壁上的介質腔、設在外殼與承壓水箱之間的保溫層,以及電加熱元件;介質腔設有出介質管和進介質管,出介質管和進介質管的外端均貫穿保溫層和外殼,與太陽能集熱器連接,形成換熱介質循環(huán)的回路;進水管的內端伸入到承壓水箱內腔的下部,外端貫穿保溫層和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水箱內設有不銹鋼內膽,不銹鋼內膽的頂部設有進水導管,進水導管的頂端伸入到承壓水箱內腔的上部;所述出水管設在不銹鋼內膽的底部,其出水端貫穿保溫層和外殼;所述電加熱元件設在不銹鋼內膽內。
進一步地說,所述外殼的外壁上固定有儀表控制器;所述承壓水箱內設有水溫傳感器;所述出水管上設有出水溫度傳感器;所述電加熱元件、水溫傳感器和出水溫度傳感器均與儀表控制器連接。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電加熱元件為水電分離加熱元件;所述出水管上安裝有防電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在承壓水箱內設有容積小的不銹鋼內膽,當在陰雨天集熱器集熱效果較差時,只需對不銹鋼內膽內的水進行加熱,并可以通過儀表控制器設定出水溫度,保持水箱內水溫恒定,定時定溫加熱,進而實現(xiàn)即開即熱,達到光電互補、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恒溫即熱分體太陽能水箱,如附圖所示,包括外殼1、進水管15、出水管13、設在外殼1內的承壓水箱6、設在承壓水箱6外壁上的介質腔4、設在外殼1與承壓水箱6之間的保溫層2,以及電加熱元件10。所述電加熱元件10采用的是水電分離加熱元件。介質腔4設有出介質管5和進介質管3,出介質管5和進介質管3的外端均貫穿保溫層2和外殼1,與太陽能集熱器連接,形成換熱介質循環(huán)的回路。進水管15的內端伸入到承壓水箱6內腔的下部,外端貫穿保溫層2和外殼1。所述承壓水箱6內設有不銹鋼內膽7,不銹鋼內膽7的頂部設有進水導管8,進水導管8的頂端伸入到承壓水箱6內腔的上部。所述出水管13設在不銹鋼內膽7的底部,其出水端貫穿保溫層2和外殼1。水電分離加熱元件設在不銹鋼內膽7內。
所述外殼1的外壁上固定有儀表控制器12。所述承壓水箱6內設有水溫傳感器9。所述出水管13上設有出水溫度傳感器11和防電墻14。所述電加熱元件10、水溫傳感器9和出水溫度傳感器11均與儀表控制器1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欣,未經盧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79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熱防護燒蝕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樹脂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