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機構及其攝像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7914.6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5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宗坤;許宏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4 | 分類號: | G02B7/04;G03B13/34;G03B17/1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劉徐紅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 機構 及其 攝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變焦機構及其攝像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分別于固定筒及驅動筒上設有特殊溝槽,以達到鏡頭變焦目的的變焦機構及其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人類記錄生活的方式隨之改變,在科技的不斷進步下,數字相機已成為幾乎人手一臺的必備3C產品。而相機的變焦功能可使用者于同一位置時,因應其需求而調整其構圖的視角范圍,以克服更多的環境因素而達到使用者所要的視角范圍,因而使得市面上的相機的光學變焦鏡頭日益成為主流,且逐漸朝向高倍率發展。以目前的相機來說,其鏡頭的變焦方式大部份使用溝槽的方式,且多半都將溝槽設置于驅動筒中,以利用溝槽中的斜向溝槽的部份,來為驅動筒中的移動筒帶來位移量,而達到鏡頭變焦的目的。
然而,隨著倍率的提高,驅動筒的溝槽的斜向溝槽的長度隨之增加,因此驅動筒的外形長度也伴隨著增加。而鏡頭在完全收縮時,通常是以長度最長的鏡筒作為其完全收縮后的最后長度,因此驅動筒的外形長度的增加,使得相機的鏡頭在完全收縮時,因礙于驅動筒的外形長度的關系,相機的鏡頭的最后長度也隨之增加。對于目前相機的設計,大多朝向使鏡頭可完全收縮至相機內部的設計,而相機的鏡頭的收縮后的長度增加,連帶的使得相機本身的厚度對應增加,針對目前產品日漸小型化的今日而言,此種僅將溝槽設計于驅動筒的設計,無疑為產品小型化的一大障礙。
綜觀以上所述,本發明的發明人思索并設計一種變焦機構及其攝像裝置,以針對現有技術的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的實施利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種變焦機構及其攝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僅將溝槽設置于驅動筒而造成鏡頭收縮后長度增加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變焦機構。其包含:固定筒、驅動筒及移動筒。固定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其內緣周壁具有第一溝槽。第一溝槽具有第一停止位置及第一位置,且第一停止位置至第一位置為斜向溝槽。驅動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并設置于固定筒中,其內緣周壁具有第二溝槽。第二溝槽具有第二停止位置及第二位置,且第二停止位置至第二位置為斜向溝槽。而驅動筒外緣周壁具有第一引導凸點,且第一引導凸點嵌入第一溝槽。當驅動筒旋轉時,所述驅動筒位移第一軸向距離。移動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并設置于驅動筒中,其外緣周壁具有第二引導凸點,且第二引導凸點嵌入第二溝槽。當驅動筒旋轉時,移動筒位移第二軸向距離,且移動筒的總位移量為第一軸向距離加第二軸向距離。
其中,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溝槽外形可為一直線溝槽,且直線溝槽垂直于光軸。
其中,第一軸向距離加第二軸向距離的位移量可為變焦機構的第一段變焦的位移量。
其中,當驅動筒旋轉時,且驅動筒的第一引導凸點沿著固定筒的第一溝槽的外形位移。
其中,當驅動筒旋轉時,且移動筒的第二引導凸點沿著驅動筒的第二溝槽的外形位移。
其中,固定筒的第一溝槽還包含一第三位置,且第一位置至第三位置為斜向溝槽;驅動筒的第二溝槽還包含一第四位置,第二位置至第四位置為斜向溝槽。
其中,當驅動筒旋轉時,驅動筒的第一引導凸點沿著第一位置至第三位置的斜向溝槽位移一第三軸向距離,而移動筒的第二引導凸點沿著第二位置至第四位置的斜向溝槽位移一第四軸向距離;移動筒的總位移量為所述第三軸向距離加所述第四軸向距離。
其中,第三軸向距離加第四軸向距離的位移量為所述變焦機構的第二段變焦的位移量。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種攝像裝置,其包含:影像傳感元、變焦機構及對焦鏡群。影像傳感元件設置于攝像裝置的內部,用以傳感被攝物的影像光線,以將被攝物成像。變焦機構包含:固定筒、驅動筒及移動筒。固定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其內緣周壁具有第一溝槽;第一溝槽具有第一停止位置及第一位置,且第一停止位置至第一位置為斜向溝槽。驅動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并設置于固定筒中。驅動筒內緣周壁具有第二溝槽,其具有第二停止位置及第二位置,且第二停止位置至第二位置為斜向溝槽;而驅動筒外緣周壁具有第一引導凸點,且第一引導凸點嵌入第一溝槽。當驅動筒旋轉時,驅動筒位移第一軸向距離。移動筒為中空筒狀結構,并設置于驅動筒中。移動筒外緣周壁具有第二引導凸點,且第二引導凸點嵌入第二溝槽。當驅動筒旋轉時,移動筒位移第二軸向距離,且移動筒的總位移量為第一軸向距離加第二軸向距離。對焦鏡群設置于移動筒與影像傳感元件之間。
其中,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溝槽外形為一直線溝槽,且所述直線溝槽垂直于光軸。
其中,第一軸向距離加第二軸向距離的位移量為變焦機構的第一段變焦的位移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79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終端的開機啟動方法與裝置
- 下一篇:一種輸入字符的方法和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