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紙質植生袋生長灌木對邊坡進行綠化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7113.X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8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許文年;楊平;祝順波;劉高鵬;許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許文年;楊平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紙質 植生袋 生長 灌木 進行 綠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涉及采用植被混凝土技術修復的巖體邊坡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采用紙質植生袋促進灌木生產中,以改變大部分灌木種子在植被混凝土中不發芽的現象,實現植被混凝土正常生長灌木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基礎建設正迅猛發展,水電開發、道路施工、礦石開采等使得邊坡開挖隨處可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嚴峻,相應地邊坡生態防護工程也很多,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技術上的原因,邊坡生態防護工程大多只是單一的草本防護,灌木建植困難是一直所面臨的問題,灌草搭配、植物多樣性、生態景觀等難以兼顧。
邊坡防護工程為控制早期土壤侵蝕,達到邊坡生態恢復效果,需要配合灌草植物防護坡面,草本植物在坡面建植初期生長旺盛,而灌木則較為緩慢,草本-灌木種間生存空間的競爭結果導致灌木生長常常受到非常大的抑制,甚至由于建植方式的不合理被完全淘汰出群落,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植被混凝土邊坡生態修復技術在灌草搭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因灌木種子對植被混凝土成份中的水泥有較強的敏感性,試驗表明:水泥對灌木種子的萌發及初期的生長影響大于草本植物,并且坡面建植初期草本植物在土壤養分和生存空間上與灌木存在種間競爭,對灌木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結果導致灌木各項生長參數降低,后期存活數目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灌木種子在自行研發的植被混凝土中萌發率及生長不如草本植物的情況,基于充分利用植被混凝土和植生袋各自的優點,借助腳手架孔洞,營造灌木種子萌發和初期生長的良好環境,增加植株的成活率(灌木植株的成活率,由原先的不足30%提高至使用本發明后的高于80%),實現植被混凝土和植生袋的有機結合,提供一種通過紙質植生袋生長灌木對邊坡進行綠化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通過紙質植生袋生長灌木對邊坡進行綠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植生袋:采用紙質材料制成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的圓筒狀植生袋;
(2)配制基質:基質中包括沙壤土、AB菌生物肥、有機質、保水劑和高效復合肥,以重量比計:沙壤土:AB菌生物肥:有機質:保水劑:高效復合肥?=?4.6-5.2:2.7-3.2:1.3-1.6:0.18-0.22:0.25-0.32;
(3)灌木種子選擇:根據施工坡面的具體情況以及周邊的地域環境,考慮灌木與周邊草本植物景觀效果的原則,選擇適宜的灌木種子;
(4)種子裝袋:用生根粉溶液浸種,植生袋下部裝入與混合有灌木種子的基質,上部裝入無種子基質,將袋內基質密實后將植生袋封口;
(5)植生袋放置:
對搭建腳手架坡面,在噴射植被混凝土基材層后,將植生袋純基質端放入腳手架拆除后預留孔洞內;風鉆鉆孔坡面,將植生袋先放入鉆孔洞內再噴射植被混凝土基材層;
(6)鋪設植被混凝土面層:在植被混凝土基材層上噴射植被混凝土面層,使植生袋與孔洞密實,鋪覆無紡布保墑養護。
基質中還添加有生根粉,加入量為每立方米基質中加入0.9-1.1g。
所述的紙質材料為廢舊報紙。
植生袋中裝入的混合有灌木種子的基質與無種子基質的高度比為2-4:16-18。
灌木種子用生根粉溶液浸種時間為0.5-2小時。
植生袋放置方向與坡底水平夾角呈45°,純基質端放入腳手架孔洞或風鉆孔洞內,含種子端齊平植被混凝土基材層。
本發明提供的通過紙質植生袋生長灌木對邊坡進行綠化的方法,采用紙質植生袋可降解無污染,既節約資源,又保護了生態環境;充分發揮了植被混凝土和植生袋各自的優點,利用腳手架孔洞,實現植被混凝土和植生袋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改善了植生環境,營造了灌木種子萌發和初期生長的適宜環境,增加了植株的成活率,實現灌木與草本植物時空結構的搭配。本發明施工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施工場地占地較少,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平面布置圖。
圖2是裝有基質的植生袋示意圖。
圖中,1、植生袋,2、混合有灌木種子的基質,3、無種子基質,4、孔洞,5、植被混凝土基材層,?6、植被混凝土面層,7,坡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許文年;楊平,未經三峽大學;許文年;楊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71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
- 下一篇:滌綸廢紡織品搓粒半自動混合投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