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承鋼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6963.8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1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謝永富;吳浩;肖永祥;楊志國;田豐;范興義;王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20 | 分類號: | B21D39/20;B21D37/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61005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鋼 矩形 軋件 冷脹形 方法 | ||
1.一種軸承鋼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把冷軋軸承鋼矩形環軋件套裝進脹形機,使其內環面套在脹形塊的外圓周面外圍,此時,徑向滑塊處于合攏狀態;
啟動脹形機對芯軸滑塊施加軸向拉力F使其沿軸向向下移動并沿所述徑向滑塊的內孔錐面擠壓徑向滑塊使各徑向滑塊沿徑向同步移動擴散,裝在徑向滑塊外圓周面上的脹形塊從環軋件的內圓周表面沿徑向擠壓該環軋件,環軋件發生內、外徑尺寸擴大及壁厚減薄塑性變形,完成第一次脹形;在本次脹形過程中,所述環軋件的脹形時間為28~38s,保壓時間為20~23s,脹形變形量為1.3%~1.4%;
脹形機驅動芯軸滑塊在徑向滑塊內沿軸向向上移動,并驅動徑向滑塊沿徑向同步移動合攏使脹形塊脫離脹形后的環軋件,啟動脹形機的工作臺上的導輥使其驅動所述環軋件沿中心軸線旋轉45°,完成環軋件的第一次旋轉;
按上述第一次脹形的操作對經過第一次脹形后的環軋件進行第二次脹形,在本次脹形過程中,所述環軋件的脹形時間為32~42s,保壓時間為26~28s,脹形變形量為1.5%~1.6%;
按上述第一次旋轉的操作對經過第二次脹形后的環軋件進行第二次旋轉,本次旋轉,所述環軋件與第一次旋轉方向同向再旋轉45°;
按上述第一次脹形的操作對經過第二次脹形后的環軋件進行第三次脹形,在本次脹形過程中,所述環軋件的脹形時間為33~43s,保壓時間為28~30s,脹形量根據第二次脹形后環軋件的內徑尺寸與最終產品內徑尺寸的差距確定;
脹形結束后,向上移動芯軸滑塊,合攏徑向滑塊,取出經脹形后的環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鋼是GCr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脹形機對芯軸滑塊施加的軸向拉力F按下式計算確定:
F=ξ×σ0.2×S
式中:
ξ——脹形機脹形系數,本發明取1.26~1.52;
σ0.2——軸承鋼材料的屈服強度(MPa),GCr15取750MPa~1000MPa;
S——環軋件的縱截面面積(mm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軋件的脹形尺寸按以下公式計算確定:
D=D0+d
式中:
D——環軋件經脹形后的內徑尺寸(mm);
D0——環軋件的最終產品內徑尺寸(mm);
d——環軋件脹形后內徑尺寸的回彈量(mm),本發明取5~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形環軋件的冷脹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脹形的矩形環軋件,其內徑尺寸范圍為Ф400mm~Ф4500mm,壁厚為10mm~200mm,高度為40mm~7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696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