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76956.8 | 申請日: | 201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9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平;劉富強;肖娟;韓靜;秦達;曲景峰;蘇琳;潘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剖⒅R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蘭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td lte 系統(tǒng) 干擾 定位 方法 | ||
1.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檢測信號的頻域和時域特性,提取受干擾小區(qū)廣播信道的受干擾信號;
2)將步驟1)中提取的受干擾信號消除載波,獲取由干擾信號和噪聲信號構成的剩余信號;
3)將步驟2)中獲取的剩余信號與已知的偽隨機序列擾碼關聯(lián),得到產(chǎn)生干擾影響最大的第一干擾信號所對應的偽隨機序列擾碼;
4)通過步驟3)中得到的第一干擾信號對應的偽隨機序列擾碼確定其小區(qū)ID,并由小區(qū)ID確定第一干擾信號所在小區(qū)的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的具體為:首先檢測信號的頻域特性,提取處于系統(tǒng)帶寬的中心1.08MHz的信號,再對該信號的時域特性進行檢測,提取每10ms重復發(fā)送、每次發(fā)送占用3個OFDM符號的信號,從中提取受干擾信號。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對受干擾小區(qū)的信道沖擊響應進行估算,獲取從發(fā)送信號到接收信號的傳遞函數(shù);
B)通過步驟A)獲取的傳遞函數(shù),產(chǎn)生信道模型;
C)采用步驟B)中產(chǎn)生的信道模型,估算出受干擾小區(qū)廣播信道的載波信號;
D)將受干擾信號減去估算得到的載波信號即為剩余信號。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波信號由信道模型對估算比特進行濾波產(chǎn)生。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具體為:剩余信號與已知的偽隨機序列擾碼關聯(lián),獲得其相關系數(shù),比較該相關系數(shù),最大相關系數(shù)對應的偽隨機序列擾碼關聯(lián)即為第一干擾信號所對應的偽隨機序列擾碼。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偽隨機序列擾碼與小區(qū)ID具有如下對應關系:
c(n)=(x1(n)+x2(n))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c(n)為偽隨機序列擾碼,x1(n)的初始值為:
x1(0)=1,x1(n)=0,n=1,2,3,…,30
x2(n)的初始化為:
其中為小區(qū)ID;
偽隨機序列擾碼通過該對應關系確定小區(qū)ID。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TD-LTE系統(tǒng)的干擾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執(zhí)行步驟4)前還包括以下步驟:重復執(zhí)行步驟1)至步驟3),檢測多個受干擾信號樣本,得到多個關聯(lián)性最強的偽隨機序列擾碼,所有關聯(lián)性最強的偽隨機序列擾碼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的偽隨機序列擾碼即為第一干擾信號所對應的偽隨機序列擾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jīng)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695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打火機防風燃燒頭
- 下一篇:一種具有射流技術的熱風爐排煙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