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管標準接口的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6798.6 | 申請日: | 201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89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蘇越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寰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29/10 |
| 代理公司: | 上??剖⒅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管 標準 接口 實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網管接口相關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網管標準接口的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網管系統對于網元設備的配置與維護都是由人工來操作的。例如需要操作人員手動創建網元,手動對網元進行配置數據同步,對告警進行手動清除與確認等。
隨著網絡規模的日漸擴大,這些操作對操作人員有更高的要求,首先他必須具備一定的網絡業務知識,其次他需要十分熟悉網管,網元系統。培訓這么一個操作人員是十分耗時耗力的。就算經驗在豐富的操作人員也會因為種種原因操作錯誤,導致設備故障。
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網管系統操作難度較高,如果能使網管系統智能化自動化處理一些事情,則情況必然好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增加了網管系統的自動化工作,減少了操作人員的手工操作,降低了操作失誤的風險的網管標準接口的實現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網管標準接口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網管系統讀取網元設備的MIB信息庫并對MIB信息庫配置文件進行解析;
2)網管系統啟動網絡自發現流程來自動發現網絡中的網元設備,并確定這些網元設備的MIB信息庫與預存的MIB信息庫的關系;
3)網管系統根據網絡目前情況對警告信息進行自治愈處理。
所述的步驟1)中對MIB信息庫配置文件進行解析如下:
11)獲取網管系統下的指定文件夾下的所有MIB結構文件;
12)獲得指定格式文件的后綴名,并判斷是否可以解析,若為是,執行步驟13),若為否,結束;
13)根據后綴名獲取不同的解析器;
14)使用解析器解析文件,生成一套OID,節點名對應的數據結構,其中對Root結點有直接的引用;
15)將該套數據結構存放于系統緩存中,供調用。
所述的指定格式包括mib、xls和xml格式。
所述的步驟2)中的網絡自發現流程具體如下:
21)用戶設定網絡發現條件;
22)系統讀取用戶設定的網絡發現條件,并根據IP對條件進行拆分處理,得到發現中的發現條件具體參數;
23)對拆分后的條件逐一下發OID SNMP Get請求;
24)判斷SNMP請求是否有應答,若為是,執行步驟25,若為否,將該條件標記為不可管理,執行步驟28);
25)判斷是否有用戶設定的過濾條件,若為是,執行步驟26),若為否,執行步驟27);
26)根據用戶設定的過濾條件判斷是否符合條件,若為是,執行步驟27),若為否,將該條件標記為不可管理,執行步驟28);
27)獲得所有MIB庫配置信息的根結點Root,根據該根結點進行SNMPGet-Next請求,
若有應答且回復結點是Root的子結點,那么認為這個IP的網元設備與該MIB庫是對應的,則配對成功,將該條件標記為可管理,并執行步驟28);
若回復結點并不是Root的子結點,那么認為該IP與該MIB庫不對應,無法確認設備的類型,將該條件標記為不可管理,并執行步驟28);
28)將標記后的條件緩存在系統中,系統可查看可管理網元列表和非可管理網元列表。
所述的網絡發現條件包括:網元設備IP、網元設備SNMP Agent端口、SNMP相關配置、OID Get請求返回條件;
其中SNMP相關配置為
若用戶選擇SNMP V1,V2版本,則需要用戶填入公共體;
若用戶選擇SNMP V3版本,則需要用戶填入用戶安全模式,安全策略;
OID Get請求返回條件:
用戶可以選擇對設定IP的固定OID進行SNMP get請求,對請求返回的結果進行過濾,可以對返回結果進行等于、不等于、包括、不包括用戶設定值這四種判斷。
所述的步驟3)中的網管系統根據網絡目前情況對警告信息進行自治愈處理具體為:
31)系統讀取預設的Trap處理文件,形成OID對應處理器的對應關系結構;
32)系統開啟Trap接受線程;
33)系統開啟Trap消費線程,處理Trap接受線程放入的Trap消息,收到Trap消息后,判斷上報的IP所屬的網元設備是否是可管理網元,若為否,丟棄該網元設備,若為是,執行步驟3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寰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寰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67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