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緊急無線連接系統和緊急無線連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5455.8 | 申請日: | 201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2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吉田敏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4/22 | 分類號: | H04W4/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吳立,鄒軼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緊急 無線連接 系統 方法 | ||
本申請基于并要求2010年11月24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0-261062的優先權的權益,其公開通過引用整體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緊急無線連接系統和緊急無線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當諸如大地震這樣的大規模災害發生時,由于災區中的系統故障和通信量集中,諸如移動電話這樣的一般線路會不能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從受災者到火警及防災有關部門的緊急聯絡方式停止。當緊急聯絡的方式停止時,對于火警及防災有關部門來說,諸如受災者的位置、人數和狀況的信息收集變得困難。因此,初始行動的72小時生存時限內的救生變得困難。
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9-124448中,提出了一種包括多個移動終端和信息服務器的便攜式通信系統。在該便攜式通信系統中,在多個移動終端處在無線基站的通信范圍之外的情況下,通過這些移動終端執行短距離通信,擴展了通信范圍,并且共享了信息。該信息服務器連結于獨立式通信網絡。當通過短距離通信從位于通信范圍內的至少一個移動終端向另一個移動終端發送信息時,通信網絡接收并保持從位于通信范圍內的移動終端經由無線基站發送的信息。然后,根據來自位于通信范圍內的移動終端的請求,通信網絡發送所保持的信息。
結果,位于無線基站的通信范圍之外的每個移動終端能夠共享災害信息。因此,即使當由于諸如通信網絡這樣的通信基礎設施因災害而關閉,存在于受災區域內的移動終端不能發送災害信息的時候,移動終端也變得能夠直接相互通信。即,能夠從通信范圍之外向通信范圍發送災害信息。
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3-272071中,提出了一種具有發送裝置和轉換裝置的監控系統。該發送裝置接收從移動終端無線發送來的緊急通知,并且經由傳送線路將該緊急通知發送給監控中心。轉換裝置將來自移動終端的緊急通知轉換成適于公共機構的通信裝置的無線系統,并將其發送給公共機構。
然而,當通常使用的通信線路發生通信故障時,上述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9-124448和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3-272071所提出的系統具有不再能使用的問題。即,它們利用通常使用的通信線路之外的線路不能關于緊急情況進行通信。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當通常使用的通信線路發生故障時也能夠關于緊急情況進行通信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和緊急無線連接方法。
在正常時作為正常的信息終端來操作、而在緊急情況時作為發送和接收緊急信息的終端來操作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包括:檢測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通信的緊急通信網絡的線路檢測單元,以及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基于由線路檢測單元檢測的緊急通信網絡的信道信息,使緊急無線連接系統與緊急通信網絡的過程相符合。
用于在正常時作為正常的信息終端來操作而在緊急情況時作為發送和接收緊急信息的終端來操作的緊急無線連接方法包括:檢測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通信的緊急通信網絡的線路檢測步驟,以及控制步驟,該控制步驟基于由線路檢測單元檢測的緊急通信網絡的信道信息,使緊急無線連接系統與緊急通信網絡的過程相符合。
附圖說明
當參照附圖時,根據下面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圖1是概略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的模式圖。
圖2是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中的移動電話的框圖。
圖3是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中正常時使用的通信方法的帶寬,以及在緊急情況時使用的通信方法的帶寬的圖示。
圖4是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的流程圖。
圖5是關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中的最優化處理的流程圖。
圖6是概略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的模式圖。
圖7是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中的移動電話的框圖。
圖8是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實施例>
將說明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圖1是概略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緊急無線連接系統的模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氣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氣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54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