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4801.0 | 申請日: | 201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7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鄒善榮;葉四橋;陳祥義;王志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葉四橋 |
| 主分類號: | E02D31/00 | 分類號: | E02D31/00;E02D31/02;E21D9/14;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落石 沖擊 洞洞 墊層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水層(2)、抗沖擊墊層、粘土隔水層(5)和種植土層(6),防水層與明洞或棚洞洞頂的拱圈層(1)相鄰,抗沖擊墊層是由回填土層(3)和抗沖擊板材(4)間隔鋪設而成,抗沖擊板材至少設置一層,抗沖擊墊層的上下表面均為回填土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防水層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布與明洞或棚洞洞頂的拱圈層通過瀝青層粘結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回填土層厚度為25~3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粘土隔水層厚度為8~1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抗沖擊板材為2~3層,板材厚度為10cm~15cm。
7.一種抗落石沖擊明洞、棚洞洞頂墊層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在隧道明洞或棚洞洞頂上表面鋪設防水層:防水層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組成,明洞或棚洞洞頂上表面先鋪設一層瀝青,再鋪設一層土工布,土工布通過瀝青固定在明洞或棚洞洞頂上表面,土工布上方最后鋪設防水板;
2)在防水層表面鋪設第一層回填土:利用就地開挖的原土,并清除摻入的有機雜質和過大的顆粒;分層填筑并進行夯實,洞身左右兩側同步回填,高度差不大于50cm,洞頂以上1m厚度范圍內采用人工夯填,虛鋪厚度不超過200mm,每層壓實遍數3~4次,壓實度不小于90%,第一層填土填筑至拱頂厚度30cm,然后壓實整平,準備鋪設抗沖擊板材;
3)抗沖擊板材的鋪設:鋪設前依據明洞頂部寬度、明洞長度的特點分割制作成長4.5~5m,寬2m~3m的板材備用,抗沖擊板材采用人工滿鋪,形成抗沖擊板材層;
4)?“三明治”抗沖擊墊層結構的形成:鋪設抗沖擊板材后,進行一層回填土一層抗沖擊板材間隔鋪設,形成“三明治”抗沖擊墊層結構,回填土層每層填筑厚度不超過30cm;
5)?最上一層的回填土層表面依次鋪設粘土隔水層、種植土層:回填土層上的粘土隔水層厚度不小于10c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抗沖擊板材選擇密度為15kg/m3~30kg/m3的聚苯乙烯土工泡沫板材,抗壓強度≥100kPa,板材厚度10cm~15cm,壓縮強度≥100Kpa;尺寸穩定性≤3%;吸水率(V/V)≤4%。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工布采用≥350g/m2的無紡土工布,防水板采用1.2~1.5mm的ECB防水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葉四橋,未經浙江大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葉四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48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