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水電解質電池及其制造方法、絕緣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電池組、電子裝置及電動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4577.5 | 申請日: | 201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9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西本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 | 分類號: | H01M10/058;H01M10/05;B60L11/18;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張英;吳勝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 電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絕緣材料 電池組 電子 裝置 電動 車輛 | ||
1.一種非水電解質電池,包括:
正極,
負極,
存在于所述正極和所述負極之間的絕緣層,以及
電解液保持層,其構成所述絕緣層并且包括電解液和多孔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所述電解液保持在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孔隙中并且溶脹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
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材料包括偏二氟乙烯聚合物,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均聚物或包括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和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的共聚物,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單體單元的質量組成比,或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為100∶0至95∶5,并且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0萬以上且低于150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絕緣層由多孔基底材料層和形成在所述多孔基底材料層的至少一個表面上的所述電解液保持層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透氣性為500s/100cc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多孔基底材料層包括多孔聚烯烴類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75萬以上且低于150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透氣性為300s/100cc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電解液保持層進一步包括無機顆粒,并且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與所述無機顆粒的質量比,或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質量∶所述無機顆粒的質量為1∶1至1∶10。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其中,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通過在多孔基底材料上涂覆包含溶解在由極性有機溶劑構成的第一溶劑中的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溶液并將經涂覆的所述多孔基底材料浸漬在第二溶劑中而形成,所述第二溶劑與所述第一溶劑相容且對于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是弱溶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包括層壓膜狀外包裝體。
10.一種非水電解質電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在多孔基底材料上涂覆包含溶解在由極性有機溶劑構成的第一溶劑中的高分子材料的溶液,并將經涂覆的所述多孔基底材料浸漬在第二溶劑中,從而在所述多孔基底材料上形成多孔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第二溶劑與所述第一溶劑相容并且相對于所述高分子材料是弱溶劑;
制造具有正極、負極和形成有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所述多孔基底材料的電極體,形成有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所述多孔基底材料存在于所述正極和所述負極之間;以及
將所述電極體容納在外包裝體中,將電解液注入到所述外包裝體中,然后進行熱壓,
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偏二氟乙烯聚合物,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均聚物或包括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和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的共聚物,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單體單元的質量組成比,或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為100∶0至95∶5,并且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0萬以上且低于150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非水電解質電池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溶劑是選自由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內酯、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亞砜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并且
所述第二溶劑是選自由水、乙醇和丙醇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12.一種絕緣材料,包括:
多孔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能夠將電解液保持在孔隙中,并且能夠通過所述電解液而溶脹,
所述多孔高分子化合物的材料包括偏二氟乙烯聚合物,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均聚物或包括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和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的共聚物,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單體單元的質量組成比,或偏二氟乙烯單體單元∶六氟丙烯單體單元為100∶0至95∶5,并且
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0萬以上且低于150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45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