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降噪的超飽和電抗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4339.4 | 申請日: | 201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3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渭江;華鐵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軍工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30 | 分類號: | H01F27/30;H01F27/33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4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振降噪 飽和 電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抗器,尤其是一種減振降噪的超飽和電抗器。
背景技術
國家新能源政策的指引下,一大批具有創新思維的節能產品被設計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其中包括有超飽和電抗器的創新設計。
電抗器常用于大功率電動機的啟動階段。三相電動機的啟動電流一般為額定電流值的6~8倍,從電機啟動時的最大值到電機達到額定轉速時恢復到額定電流,依據負荷大小的不同,啟動階段歷時數秒至數十秒不等。電機功率越大,啟動電流越大,其啟動階段的大電流顯然對電網構成沖擊,電機功率越大,沖擊越大。為使電機平穩啟動,減少電機啟動電流對電網的沖擊,常在電機的啟動階段串入電抗器,利用電感元件電流不能突變的原理,使電機啟動電流減少50%以上,達到平穩啟動的效果。由于它僅用于電機的啟動階段,實際接入電路內使用的時間較短,所以可以設計為短時間超大電流狀態下工作,這就有了超飽和電抗器的創新設計。
在實際應用中,電抗器的器身主體是由電磁硅鋼片構成,和交流變壓器電磁設計原理相近,結構如圖1~圖3所示,包括由電磁硅鋼片組成的電抗器鐵芯1,纏繞在電抗器鐵芯1外圍的電感線圈2。短時間工作期時在超飽和電流的沖擊下使超飽和電抗器產生很大的電磁震蕩噪音,極強的“嗡”聲,聲功率級噪聲可達A聲級110分貝以上,用戶甚至會認為工作不正常,產生不安全感,影響了產品的使用。超飽和電抗器的噪音源是電磁硅鋼片的電磁振動,這種振動聲波的主頻率是50Hz,以及50Hz的分頻和倍頻(如25Hz、75Hz、100Hz、150Hz等),當這些頻率成分中的某一頻率和超飽和電抗器器身以及安裝超飽和電抗器的箱體的固有振動頻率相近或相合時,電抗器器身和安裝箱體就會產生很大的共振噪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減振降噪的超飽和電抗器,使電磁震蕩噪聲得到抑制,降噪效應可達20分貝以上。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減振降噪的超飽和電抗器,所述超飽和電抗器安裝在安裝箱體內,包括由電磁硅鋼片組成的電抗器鐵芯,所述電抗器鐵芯安裝在底座上,在電抗器鐵芯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鐵芯夾件,在電抗器鐵芯上纏繞電感線圈;特征是:在所述電抗器鐵芯和電感線圈之間的空間粘貼或涂刷阻尼涂層。
在所述底座上安裝減震器。
在所述安裝箱體的箱體內表面粘貼有阻尼條。
所述阻尼條粘貼在安裝箱體的箱體內表面的中部。
在所述安裝箱體的箱體內表面上對應于固定減震器所在的位置粘貼阻尼條。
所述阻尼涂層采用瀝青阻尼材料或聚氨酯IPN阻尼涂料制成。
所述阻尼條采用瀝青阻尼材料或聚氨酯IPN阻尼涂料制成。
本發明針對振動源采取隔離振動源和阻尼吸收振動能量的措施,使噪音得到有效控制,使電磁震蕩噪聲得到抑制,降噪效應可達20分貝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抗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電抗器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4~圖6所示:減振降噪的超飽和電抗器包括電抗器鐵芯1、電感線圈2、鐵芯夾件3、底座4、阻尼涂層5、減震器6、安裝箱體7、阻尼條8等。
本發明所述的超飽和電抗器安裝在安裝箱體7內,包括由電磁硅鋼片組成的電抗器鐵芯1,所述電抗器鐵芯1安裝在底座4上,在電抗器鐵芯1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鐵芯夾件3,在電抗器鐵芯1上纏繞電感線圈2;在所述電抗器鐵芯1和電感線圈2之間的空間粘貼或涂刷阻尼涂層5;
如圖4所示,在所述底座4上安裝有減震器6,將減震器6安裝在超飽和電抗器的安裝部位以隔離振動源,防止超飽和電抗器的振動傳遞到安裝箱體上;
采取安裝減震器6的措施,對振動源的振動采取隔離和吸振后,仍有部分振動能量通過結構聯接和空氣傳遞將振動傳遞到安裝箱體7,和安裝箱體7產生共振,安裝箱體7的吸振同樣是重要的減振點;如圖6所示,在所述安裝箱體7的箱體內表面粘貼有阻尼條8;所述阻尼條8粘貼在安裝箱體7的箱體內表面的中部和安裝箱體7上對應于固定減震器6所在位置的內表面,該位置的噪聲振動最大,即振幅或振動加速度最大;所述阻尼條8的粘貼數量及面積不限,粘貼位置以安裝箱體7的中部的三分之一處為最佳;
所述阻尼涂層5和阻尼條8采用瀝青阻尼材料或聚氨酯IPN阻尼涂料制成。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電磁力的激振作用使電抗器的電磁硅鋼片振動客觀存在,將其盡可能的夾緊成整體以減少振動,仍不能完全杜絕其振動的產生,我們采取在電抗器鐵芯1的表面粘貼、涂刷由阻尼吸振材料制成的阻尼涂層5將其主要的振動能量吸收,具體為在電抗器鐵芯1和電感線圈2之間的空間粘貼充填瀝青或有機阻尼材料制成的阻尼涂層5,將電抗器鐵芯1的周身包裹于阻尼材料內,有效地吸收了振動能量,其包裹覆蓋面積和吸收的振動能量成正相關,粘貼面積越大,噪音能量吸收越多,產生的噪音也就越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軍工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軍工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43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井下控制系統的喚醒裝置
- 下一篇:內置熱電偶管和毛細管的井下測試連續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