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用脫水井口立模做臺階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3401.8 | 申請日: | 201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4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姚曙;陳坤銳;田志剛;肖伯凡;孫勇;梁德義;阮喜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鉛鋅礦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1232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水 井口 立模做 臺階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食品,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
背景技術
礦山采場脫水井主要是用于排水、通風。一個采場空場移交充填時,充填前需先對脫水井用木板、方木立模,圍上鐵絲網、脫水布,再進行充填。在回采之前,通常需要將所述脫水井的井口封閉。封閉過程中,在脫水井口垂直無軌設備運行方向的兩邊,用鋼釬,三角鋤等人工挖掉部分充填體,形成一個臺階,然后用鐵軌封閉采場脫水井口。這樣帶來的問題是:(1)人工挖掉充填體時,造成充填體及其它雜物散落,易堵塞脫水井;(2)在脫水井口邊緣挖制臺階的過程中,破壞了采場脫水井的牢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在一種脫水井口立模做臺階工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礦用脫水井口立模做臺階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場空場移交充填之前,用模板對脫水井立模,在所述模板外圍設置鐵絲網以及脫水布;(2)利用漿料對采場進行充填,形成充填體;(3)在充填至適當高度時對采場進行拉平,拉平又稱初平場,主要目的為確保采場澆面前充填面平整利于充填水、泥排出,確保澆面時采場不會因積水等問題造成充填質量不達標,同時可提高充填體強度,方便澆面人員作業;(3)拉平完成后,將脫水井井口兩側的模板向外延伸,形成一個臺階,并且在向外延伸的模板外圍設置鐵絲網以及脫水布;(4)對所述充填體進行澆面,形成澆面層,澆面是指按照回采設備及工藝要求的充填體強度,對充填料漿進行配比,并按此配比進行充填,使充填面表層強度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回采要求;(5)拆除所述鐵絲網以及脫水布,以及多余的模板,形成帶有臺階的脫水井。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的所述模板包括方木和木板,所述方木縱向設置,所述木板環繞所述方木設置。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的脫水井模板的橫截面為邊長為1m的正方形。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3)中,脫水井井口兩側的模板分別向外延伸0.3m。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減少了脫水井的堵塞幾率,有效延長了其使用時間;(2)降低充填體成本及封閉脫水井的勞動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采場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充填前的脫水井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圍有鐵絲網的脫水井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澆面前做脫水井臺階的示意圖;
圖5是脫水井封閉前示意圖;
圖6是脫水井封閉后示意圖,
圖中:1-礦體;2-采場;3-脫水井;4-充填體;5-臺階;6-澆面層;7-方木;8-木板;9-鐵絲網和脫水布;10-模板;11-鐵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礦用脫水井口立模做臺階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采場2空場移交充填之前,用模板對脫水井3立模,在脫水巷3中按1.0mx1.0m規格立四條方木7,方木7規格100mmx100mm,方木7四周間隔釘木板8,木板8規格:厚30mm,長1000mm,木板8外圍鐵絲網9、脫水布,形成脫水井立模;
按配比要求放料對采場進行充填,形成充填體4,充填料灰砂比:1∶8,濃度70%,充填厚度3.8m,充填過程中跟進加高脫水井模板;
在充填至適當高度時對采場進行拉平,按拉平要求放料充填(混合砂),灰砂比:1∶6,充填料濃度75%,充填厚度0.5m;
拉平完成后,將脫水井3井口兩側的模板10向外延伸,也就是脫水井3井口兩側的木板拆除,各向外移30cm,將另兩側木板延長并將四塊木板連接起來,在充填面上形成一1.6mx1.0m的長方框,脫水井口4外邊圍鐵絲網及脫水布,然后澆面形成脫水井口充填臺階5;
對所述充填體4進行澆面,形成澆面層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鉛鋅礦,未經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鉛鋅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34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3D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鈦-鉛復合陽極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