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訊參數檢測的方法與相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2984.2 | 申請日: | 2011-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5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魏逢時 | 申請(專利權)人: | 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H04B1/70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訊 參數 檢測 方法 相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通訊參數檢測的方法與相關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基于直方統計檢測保護時段長短并可檢測通訊信號是否攜載有效信息的通訊參數檢測方法與相關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各種不同的通訊系統已經被廣泛利用,尤其是無線通訊系統,例如說是基于正交分頻多工(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技術的無線通訊系統。舉例而言,IEEE?802.11a的無線區域網絡標準、IEEE?802.16無線都會型網絡標準以及歐洲發展的無線數字視訊廣播(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標準,都采用了正交分頻多工的技術。
在正交分頻多工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當發射端要發出一射頻通訊信號以傳輸或廣播信息時,會先針對待傳輸(或待廣播)的信息進行編碼與星座圖(constellation)映射,以將信息攜載于一列正交載波的多(complex)頻域系數上;等效上,也就是對編碼映射后的待傳輸信息進行多的反頻域轉換(例如反快速傅立葉轉換,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以形成一基頻通訊信號中的符元(symbol)。為了抵抗無線傳輸環境下因多重路徑傳輸導致的符元交互干擾(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在基頻通訊信號的每兩個符元間會進一步插入一保護時段。各保護時段中會填入循環訊息,例如說是循環字首(CP,Cyclic?Prefix)。在某一符元前的循環字首重復該符元的最后一部份,也就是在該符元最后將一段長短等于保護時段的一部分重復填入至保護時段,以作為該符元前綴的循環字首。而加入循環訊息后的基頻通訊信號就可被升頻轉換為射頻通訊信號,再轉換為類比無線信號,以無線電波的形式發送出去。
對應地,在正交分頻多工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當接收端接收到發送端的類比無線信號后,可先將類比無線信號降頻轉換/取樣為數字離散的基頻通訊信號,由基頻通訊信號中去除循環訊息,進行多的頻域轉換(例如快速傅立葉轉換,Fast?Fourier?Transform),再進行星座圖的反映射與解碼,如此就能取得通訊信號中攜載的信息。
為了因應不同的無線通訊環境,正交分頻多工的無線通訊系統會運用不同模式的通訊信號。在不同模式的通訊信號中,間隔于兩相鄰循環訊息間的時間長短不同;再者,即使在同一模式的通訊信號中,保護時段的時間長短也是由發射端在多種可能的候選保護時距中擇一選出的。
舉例而言,通訊信號可以有2K、4K與8K等模式;在2K模式下,兩相鄰循環訊息間所間隔的時間(以下稱為第一時段L1)涵蓋通訊信號中的2048個取樣點;類似地,4K與8K模式下,第一時段分別涵蓋4096與8192個取樣點。在同一模式下,保護時段的時間長短(以下稱為第二時段L2)則可以是第一時段L1的1/32、1/16、1/8與1/4。換言之,發射端可由L1/32、L1/16、L1/8與L1/4等候選保護時距中選擇其中之一,據以設定保護時段的長短。
由于發射端不會將其所使用的模式與保護時段長短明確告知接收端,接收端必須依據接收到的通訊信號自行進行通訊參數的盲測(blind?test),以檢測通訊信號的模式與保護時段的長短。依據通訊信號的模式與保護時段長短,接收端才能正確地去除循環訊息并進行頻域轉換,也才能正確地取得通訊信號中的信息。
在傳統的通訊參數檢測技術中,接收端會針對所有模式下所有的候選保護時距窮盡地逐一測試通訊信號是否符合其中之一。換言之,若通訊系統有N_of_mode?種模式,各模式下有N_of_GI種候選保護時距,則傳統技術會對通訊信號進行N_of_mode*N_of_GI種測試,以確定通訊信號所使用的模式與保護時段長短。然而,這種窮盡測試也使傳統技術需耗費較多時間才能完成通訊參數檢測,不利于通訊效率的提升。
再者,當發射端未將任何有意義、有效的信息攜載于通訊信號時,接收端接收到的通訊信號中只有雜訊;此時,接收端必須能分辨出通訊信號不存在任何有效信息。然而,在傳統技術中,有效信息的檢測無法和通訊參數檢測一并進行;傳統技術需等到通訊參數檢測后,才能依據頻域轉換、反映射與解碼所得的信息判斷出這些信息為無意義的信息。由此可知,傳統技術無法快速地判斷通訊信號是否有效。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29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個體電磁輻射暴露監測報警儀
- 下一篇:10kV戶內型電流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