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2361.5 | 申請日: | 2011-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4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鄭銀香;周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B7/26 | 分類號: | H04B7/26;H04W28/26;H04W5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組織網絡 傳輸 數據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采用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ddressing,CDMA)方式,支持多媒體業務。目前,3GPP啟動了3G無線接口技術的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LTE)系統,從而可以降低時延、提高用戶數據速率、改善系統容量以及覆蓋、并且降低運營商的成本。
其中,時分同步CDMA(Time?Division?Synchronize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SCDMA)系統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三種國際標準中唯一采用時分雙工(TDD)方式的系統。TD-SCDMA系統支持上下行非對稱業務傳輸,在頻譜利用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該系統綜合采用了智能天線、上行同步、聯合檢測和軟件無線電等無線通信中的先進技術,使系統具有較高的性能和頻譜利用率。
如圖1所示,TD-SCDMA系統的每個子幀中包括8個時隙。其中,TS1-TS6:業務時隙,TS0:下行廣播時隙,DwPTS:下行導頻時隙,GP:保護時隙,UpPTS:上行導頻時隙。
在自組網網絡中,有些終端具有UTC(Universal?Time?Chiming,授時功能,有些終端則不具有UTC授時功能,或者具有UTC授時功能的終端因為環境的原因(如進入地下車庫或者隧道等)失去了UTC授時功能。將同時可能存在具有UTC授時功能的終端和無UTC授時功能的終端的自組網網絡稱為混合自組網網絡。以車車通信、車路通信為主的車聯網便是這樣的混合自組網網絡。
由于TD-SCDMA系統區分上行和下行,并且TD-SCDMA系統是在下行同步的基礎之上做的上行同步,所以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也是根據下行和上行進行設置的,而混合自組織網絡中是不區分上行和下行的,而且也沒有下行同步和下行同步之分,如果以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應用到混合自組織網絡中,會造成用戶設備無法同步,使得用戶設備在混合自組織網絡中無法傳輸數據。
綜上所述,目前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不適用混合自組織網絡,使得混合自組織網絡中無法傳輸數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目前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不適用混合自組織網絡,使得混合自組織網絡中無法傳輸數據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
用戶設備確定子幀中的同步時隙;
所述用戶設備通過同步時隙向其他用戶設備發送用于進行同步的導頻碼或通過同步時隙接收來自其他用戶設備的用于進行同步的導頻碼;
其中,所述同步時隙位于所述子幀最前面,且所述同步時隙中有兩個保護時隙GP,分別位于同步時隙中的最前面和最后面。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用戶設備,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子幀中的同步時隙;
傳輸模塊,用于通過同步時隙向其他用戶設備發送用于進行同步的導頻碼或通過同步時隙接收來自其他用戶設備的用于進行同步的導頻碼;
其中,所述同步時隙位于所述子幀最前面,且所述同步時隙中有兩個保護時隙GP,分別位于同步時隙中的最前面和最后面。
由于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設備通過位于子幀最前面的同步時隙發送或接收用于進行同步的導頻碼,從而能夠保證用戶設備在混合自組織網絡中進行同步,使得用戶設備能夠在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
進一步提高了用戶設備和混合自組織網絡的性能以及傳輸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的幀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二種混合自組織網絡中的幀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混合自組織網絡中傳輸數據的用戶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23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