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1733.2 | 申請日: | 2011-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6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榮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成市交通診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A61P11/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 地址: | 264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濕熱 鼻竇炎 中藥 組合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統稱為鼻竇炎。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征;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很多患者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鼻子堵,到藥店或者醫院去買點藥,點鼻子,吃藥,如此反復幾次,不能緩解癥狀,再去醫院,穿刺、電燒、激光、冷凍、微波……,每次治療后可能短期之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癥狀,但過不了多久,仍然舊病復發,甚至有些人會越來越重,最后不得不手術治療。但即使做了手術,有很多人仍然會復發。
中醫認為,鼻竇炎的發病癥型分為肺經風熱型、膽府郁熱型、脾經濕熱型、肺脾氣虛型、瘀熱互結型,治療鼻竇炎時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根治該癥,否則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中醫對鼻炎一癥的認識機理,提供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薄荷3-9、連翹12-18、葛根18-22、升麻8-12、柴胡10-15、石菖蒲8-12、牡丹皮8-12、蒼術28-32、赤芍12-18、茵陳28-32、蒲黃8-12、甘草3-8。
上述中藥組合物的服用方法是按照傳統煎制中藥的方法取上述中藥組合物藥汁,每副取藥汁250-350ml,每日早晚兩次服用。
中醫認為,脾經濕熱型:證見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并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中,薄荷發散風熱、清利咽喉、疏肝解郁和止癢;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葛根消渴、起陰氣、解諸毒;升麻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柴胡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石菖蒲化濕開胃、開竅豁痰;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赤芍行瘀、止痛、消腫;茵陳清濕熱、退黃疸;蒲黃止血、化瘀、通淋;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上述諸藥合用可奏升清降濁、清除痰濁膿液,杜絕痰濁之源之效,對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具有良好的功效,經臨床驗證,該中藥組合物的有效率達8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接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薄荷6g、連翹15g、葛根20g、升麻9g、柴胡12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蒼術30g、赤芍15g、茵陳30g、蒲黃10g、甘草5g。
實施例2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薄荷3g、連翹18g、葛根18g、升麻12g、柴胡10g、石菖蒲12g、牡丹皮8g、蒼術32g、赤芍12g、茵陳32g、蒲黃8g、甘草8g。
實施例3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薄荷9g、連翹12g、葛根22g、升麻8g、柴胡15g、石菖蒲8g、牡丹皮12g、蒼術28g、赤芍18g、茵陳28g、蒲黃12g、甘草3g。
一種治療脾經濕熱型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0~50歲,證見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并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
二、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癥狀酌情增減。一日一副,水煎兩遍取汁約250-350ml,分早、晚兩次服用。
三、療效標準:
(1)痊愈:癥狀和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2)顯效:癥狀和體征大部分好轉;
(3)無效;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癥狀如前。
四、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7天-3月,痊愈30例,顯效6例,無效2例。
五、典型病例:
病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成市交通診所,未經榮成市交通診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17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控制電路裝置
- 下一篇:聚甲醛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