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甲苯與重芳烴歧化和烷基轉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9964.X | 申請日: | 201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1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孔德金;鄒薇;李經球;郭宏利;李華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C15/08 | 分類號: | C07C15/08;C07C15/04;C07C6/12;B01J29/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苯 芳烴 烷基 轉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甲苯與重芳烴歧化和烷基轉移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碳八芳烴中的對二甲苯是石化工業主要的基本有機原料之一,在化纖、合成樹脂、農藥、醫藥等眾多化工生產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為了增產二甲苯,利用甲苯歧化或甲苯與碳九及其以上重芳烴(C9+A)歧化與烷基轉移反應生成苯和碳八芳烴(C8A),是增產對二甲苯的有效途徑。
隨著上游重整料的日益趨重,重質芳烴的綜合利用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碳九芳烴(C9A)已有較成熟的利用技術,通過與甲苯的烷基轉移反應增產二甲苯。而碳十及其以上重芳烴(C10+A)目前還只能部分被利用,其中的稠環化合物易加劇催化劑的積炭失活,因此,傳統的歧化與烷基轉移工藝中對反應原料中的C10+A都有嚴格的限制。為改善催化劑的穩定性能,可在分子篩催化劑上引入加氫金屬組分。但另一方面,由于金屬具有較強加氫性能,可促進芳烴的加氫飽和及裂解副反應,生產非芳烴及輕組分,從而降低了二甲苯收率。
US20080221375公開了一種含錸金屬的催化劑,該催化劑經過還原、硫化處理后,表現出較好的穩定性,并能有效抑制了脫甲基副反應。US005763720A公開了一種含鉑金屬的烷基轉移催化劑,該催化劑經過水蒸汽或硫處理,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及較低的加氫副反應,但重芳烴轉化率偏低。
專利CN?99113580使用鎳和鉍改性Beta沸石為催化劑,以重量百分比為甲苯/C9A/C10A=50/45/5的混合物為原料,總轉化率為46.93%(重量),苯和二甲苯選擇性為87.85%(摩爾),并沒有公開原料中C10+A的轉化情況。
上述文獻中,在處理含有較高含量C9+A原料時,存在重芳烴轉化率低、二甲苯選擇性偏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存在重芳烴轉化率低,二甲苯選擇性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甲苯與重芳烴歧化和烷基轉移的方法。該方法用于歧化與烷基轉移反應,具有重芳烴轉化率高,二甲苯選擇性高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甲苯與重芳烴歧化和烷基轉移的方法,以甲苯和C9+A為原料,其中甲苯與C9+A的重量比例為100∶0~20∶80,在溫度為200~500℃,壓力為1.5~4.0MPa,重時空速為1.0~5.0h-1,氫烴分子比為2.0~5.0條件下,原料與催化劑接觸,反應生成苯、二甲苯流出物,其中所用催化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
a)20~80%的選自ZSM-5或β沸石分子篩中的至少一種;及負載于其上的
b)0.01~0.3%的選自鉑或鈀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c)0.01~0.6%的選自錫、鉛或鍺中的至少一種;
d)0.1~1%的選自堿土金屬或稀土金屬中的至少一種;
e)10~40%的粘結劑Al2O3。
上述技術方案中,分子篩優選方案為ZSM-5和β沸石的混合物,ZSM-5與β沸石的重量比優選范圍為9∶1~1∶9,更優選范圍為6∶4~2∶8。以重量百分比計,選自鉑或鈀元素中的至少一種的用量優選范圍為0.01~0.2%。以重量百分比計,選自錫、鍺、鉛中的至少一種的用量優選范圍為0.01~0.5%。堿土金屬優選方案選自鍶,稀土金屬優選方案選自鑭或鈰。溫度優選范圍為300~480℃,壓力優選范圍為2.0~4.0MPa,重量空速優選范圍為1.5~4.0h-1。
本發明方法中采用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所需量的選自鉑或鈀的化合物溶解于水溶液中,得溶液I;
b)將所需量的選自錫、鉛、鍺中至少一種的金屬鹽溶解于一種絡合物溶液,得溶液II;
c)將所需量的選自堿土金屬或稀土金屬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配成溶液III;
d)用等體積浸漬法、離子交換法或物理混捏法將所述溶液負載到分子篩表面;
e)在300~600℃的溫度下焙燒2~8小時,得到所需催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99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依據龐加萊反射系數圓確定匹配網絡的方法
- 下一篇:光掃描裝置和成像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