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系統及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9833.1 | 申請日: | 2011-11-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2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發明(設計)人: | 陳勁松;王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66;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處理 設備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經生物法處理后的藍炭廢水是一種難處理的工業廢水,廢水殘留多種難生物降解的化合物CODCr,這些化合物性質穩定,生物法難以消除,而目前對這種廢水沒有有效的處理辦法,以提高其可生化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及方法,解決目前對生物法處理后的藍炭廢水沒有更有效的辦法進行處理,去除其內不易生化處理的化合物,通過物理與化學結合方式對藍炭廢水進行處理,有效去除其內生物法難以去除的化合物。
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該設備包括:
反應器本體、填料裝置和微孔曝氣頭;其中,
反應器本體為容器結構,反應器本體內設置填料裝置;
所述填料裝置上方的反應器本體上分別設有廢氣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裝置下方的反應器本體上設有進水口;進水口下方的反應器本體內設有微孔曝氣頭,微孔曝氣頭與反應器本體上設置的進氣口連通。
本發明實施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
上述的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調節池、中和池和臭氧發生器;其中,
調節池的出水口與所述處理設備的進水口連通;中和池的進水口與所述處理設備的出水口連通;
臭氧發生器的出氣口與所述處理設備的進氣口連通。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處理系統;
采用質量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容液調節所處理藍炭廢水的pH值至11~12;
使調節后的廢水進入所述處理系統的處理設備中,在處理設備的反應器本體內進行臭氧氧化反應,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為無機物與易降解的有機物;
使處理設備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中和池,利用鹽酸調節廢水的pH值為6.5~8.5后,即完成對藍炭廢水的處理。
通過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通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處理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處理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處理系統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1~3中各標號對應的部件名稱分別為:1-反應器本體;2-廢氣出口;3-出水口;4-填料裝置;5-取樣口;6-進水口;7-進氣口;8-排空口;9-調節池;10-水泵;11-中和池12-臭氧發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可用于對藍炭廢水進行處理,如圖1所示,該設備包括:反應器本體、填料裝置和微孔曝氣頭;
其中,反應器本體為容器結構,反應器本體內設置填料裝置,在填料裝置上方的反應器本體上分別設有廢氣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裝置下方的反應器本體上設有進水口;進水口下方的反應器本體內設有微孔曝氣頭,微孔曝氣頭與反應器本體上設置的進氣口連通。
上述處理設備還可以在反應器本體上對應其內設置填料裝置的位置設置取樣口,通過取樣口可以方便取樣,檢測反應器本體內所處理藍炭廢水的狀態。
上述處理設備中的反應器本體為圓柱形結構,一般其高度不超過2米;填料裝置內設有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積為400平方米/立方米,填料裝填率為反應器本體內容積的50%。
在上述處理設備基礎上,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藍炭廢水的處理系統,可對藍炭廢水進行處理,去除藍炭廢水中的難生化處理的化合物,如圖2所示,該系統包括:上述的藍炭廢水的處理設備、調節池、中和池和臭氧發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98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噴發動機自適應停缸控制技術
- 下一篇:一種圍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