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終端及其信號接收方法、基站及其信號發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9768.2 | 申請日: | 201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0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董霄劍;劉威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6 | 分類號: | H04L1/06;H04L25/02;H04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駱蘇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終端 及其 信號 接收 方法 基站 發送 | ||
1.一種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所述通信終端包括至少兩個獨立的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對接收的信號進行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后的結果,對反映當前信號質量的上報值進行修正;
將修正后的上報值發送至網絡側;
若判斷出網絡側以多載波復用的方式發送信號,則以多載波復用的方式接收信號,否則基于所述聯合檢測后的結果確定是否以接收分集的方式接收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估計為同頻信道估計,所述聯合檢測后的結果反映當前傳輸信道的同頻干擾程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合檢測后的結果包括當前傳輸信道的信噪比,所述上報值是通過對接收的信號進行信道估計后測得的;所述基于對接收的信號進行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后的結果,對反映當前信號質量的上報值進行修正包括:
確定在系統矩陣正交且傳輸信道不存在同頻干擾的情況下所接收信號的信噪比與上報值之間的對應關系;
基于所述對應關系,以當前傳輸信道的信噪比所對應的上報值修正信道估計后所測得的上報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合檢測后的結果包括當前傳輸信道的誤塊率,所述基于所述聯合檢測后的結果確定是否以接收分集的方式接收信號包括:若所述當前傳輸信道的誤塊率大于預設閾值,則通過所述至少兩個獨立的天線以接收分集的方式接收信號,否則通過其中任意一個天線接收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至少兩個獨立的天線以接收分集的方式接收信號包括:
對每一個天線接收的模擬信號進行下變頻;
對下變頻后的模擬信號進行I/Q解調;
將經過I/Q解調后的模擬信號進行信號放大及低通濾波;
對經過放大及低通濾波后的模擬信號進行采樣以獲得數字信號;
將獲得的數字信號進行數字濾波;
對經過數字濾波后的數字信號進行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
對經過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后的數字信號進行解調軟判;
將每一個天線接收的信號經過所述解調軟判后得到的軟比特信息合并后輸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的方式為最大比合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多載波復用的方式接收信號包括:
對任意一個天線接收的模擬信號進行下變頻;
對下變頻后的模擬信號進行I/Q解調;
將經過I/Q解調后的模擬信號進行信號放大及低通濾波;
對經過放大及低通濾波后的模擬信號進行采樣以獲得數字信號;
將獲得的數字信號進行數字濾波;
對經過數字濾波后的數字信號進行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
對經過信道估計以及聯合檢測后的數字信號進行解調軟判;
將經過所述解調軟判后得到的軟比特信息輸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值包括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接收信號碼功率、干擾信號碼功率中的至少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終端的通信模式為TD-SCDMA。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終端的信號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側發送信號的方式是基于所述修正后的上報值確定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976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