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冶煉鈦渣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7213.4 | 申請日: | 2011-11-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9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發明(設計)人: | 趙青娥;韓可喜;何超;張繼東;張興勇;李開華;李良;黃家旭;陳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22B7/04 | 分類號: | C2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劉燦強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冶煉 方法 | ||
1.一種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將鈦精礦、粘結劑和碳質還原劑的混合物制成球團礦或壓團礦;
將球團礦或壓團礦烘干;
使用環形爐或轉底爐預還原球團礦或壓團礦,從而制得金屬化球團或金屬化壓團;
將金屬化球團或金屬化壓團裝入電爐進行熔化分離,得到半鋼和鈦渣,
其中,使用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產生的煙氣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烘干提供熱量,并使用熔化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提供熱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鈦精礦按質量百分數計包含34%~55%的TiO2、總量為35%~55%的FeO和Fe2O3,以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結劑的重量是鈦精礦的重量的0.5%~3.5%,粘結劑是有機粘結劑或者是包括無機粘結劑和有機粘結劑的混合粘結劑,混合粘結劑中的有機粘結劑的質量含量不低于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粘結劑包括聚丙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和其鹽、淀粉、改性淀粉、糖蜜、瀝青、紙漿、腐植酸鹽中的至少一種,無機粘結劑包括膨潤土、水玻璃、改性膨潤土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質還原劑是焦粉、煤粉、石墨粉中的至少一種,碳質還原劑的重量按固定碳計是鈦精礦的重量的10%~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球團礦或壓團礦烘干的步驟包括:在200℃~350℃的溫度下用30~90分鐘將球團礦或壓團礦烘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環形爐或轉底爐預還原球團礦或壓團礦的步驟中,將預還原溫度控制在1300℃~1450℃,預還原時間為30~70分鐘,金屬化率為55%~85%。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產生的煙氣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烘干提供熱量的步驟包括下述步驟中的至少一個:
將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產生的煙氣冷卻到200℃~350℃后直接供給干燥器用來烘干球團礦或壓團礦;以及
通過換熱器利用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產生的煙氣加熱空氣到200℃~350℃,然后利用被加熱的空氣烘干球團礦或壓團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金屬化球團或金屬化壓團裝入電爐進行熔化分離的步驟中,在1600℃~1750℃的溫度下進行熔化分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金屬化球團或金屬化壓團裝入電爐進行熔化分離的步驟包括:向電爐補加碳質還原劑。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熔化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提供熱量的步驟包括下述步驟中的至少一個:
使熔化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直接燃燒來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提供熱量;
使熔化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與另外的可燃氣體配成具有預定熱值的混合氣,并使所述混合氣燃燒來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提供熱量;以及
使用熔化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預熱為球團礦或壓團礦的預還原提供熱量的另外的燃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721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