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66770.4 | 申請日: | 2011-11-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3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張帥;高丹;王臨琳;李鳳榮;林振華;夏凌楠;王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 |
主分類號: | H04W52/02 | 分類號: | 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儀萍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wsn 基于 sdma 數據 采集 動態 拓撲 控制 方法 | ||
1.一種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一:網絡初始化階段,移動Sink到網絡中預設的數據上載點進行信道測試,確定網絡中具有兼容關系的傳感器節點對,稱為兼容節點對;
步驟二:每個兼容節點對根據最小能耗最多配對準則對應一個數據上載點;移動Sink計算獲得全局網絡的數據上載點與兼容節點對的對應關系;
步驟三:根據最佳配對準則確定各兼容節點對的權值,并利用最大加權配對算法篩選出具備最大生存期的兼容節點對集合,所述集合中的兼容節點對即為匹配節點對;
步驟四:當與匹配節點對對應的數據上載點間的最短距離小于移動Sink的通信半徑時,拆散其中距離較大的匹配節點對;
步驟五:采用最短路徑最大覆蓋樹的方法找出能遍歷所有與最終獲得的匹配節點對和獨立節點對應的數據上載點的集合,并確立訪問所述集合的最短路徑方案;
步驟六:移動Sink根據所述最短路徑方案訪問所述集合中的數據上載點,并在所訪問的數據上載點處發布對應的匹配節點對信息,完成數據采集和對應動態拓撲的構建;
步驟七:若移動Sink完成全部傳感器節點的數據采集后仍未達到網絡的壽命或網絡中傳感器節點存活比例大于預設比例,則返回繼續執行步驟六;否則,停止數據采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信道測試的具體實現過程為:
1)傳感器節點通過接收移動Sink發送的探針消息,確定自身的發射功率,并對探針消息進行回復;
2)移動Sink通過回復的探針消息確定傳感器節點的信道參數及其與鄰居傳感器節點的兼容關系,并實時告知該傳感器節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距離兼容節點對的中心最近的數據上載點即為該兼容節點對的最小能耗上傳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兼容節點對的權值計算函數為:
其中,dip,djp分別為傳感器節點i,j到對應的數據上載點P的距離;dij為傳感器節點i,j間距離,θ為dij的中線與dij的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WSN中基于SDMA的數據采集動態拓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當數據上載點間的最短距離小于移動Sink的通信半徑dcom時,如果則拆散距離較大的匹配節點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677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棘輪式張緊器
- 下一篇:小區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