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6676.9 | 申請日: | 201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4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耀堂;劉振印;高峰;任川山;李偉;趙佃;劉玉春;張銘蕾;曹為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4D11/00 | 分類號: | F24D11/00;F24D1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劉湘舟;朱麗巖 |
| 地址: | 1000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住宅 太陽能 綜合 供熱 系統 | ||
1.一種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包括有太陽能集熱器(1)和集熱器循環水管(14),并且集熱器循環水管(14)上設有太陽能集熱器循環泵(3)和膨脹罐(2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器循環水管(14)通過板式換熱器(2)與具有保溫功能的貯熱管道(5)連接,貯熱管道(5)上連有管道循環泵(4)和定壓水箱(13),貯熱管道(5)通過設有采暖熱水表(7)和供暖管道閥門(16)的供暖管道(15)與設在室內的低溫輻射供暖器(8)連接成一循環水路,貯熱管道(5)還通過市政供暖熱水管道閥門(18)與市政供暖熱水管道(19)連接成一循環水路;
所述貯熱管道(5)上還接有換熱器(6),所述換熱器(6)包括與貯熱管道(5)連通的換熱器外殼(6.1)、位于換熱器外殼內的換熱管(6.2)、以及設在換熱器外殼上的生活冷水接入口(6.4)和生活熱水接出口(6.5),所述換熱管(6.2)的一端通過生活冷水接入口(6.4)與帶有冷水表(9)和冷水閥門(17)的冷水管(11)連通,換熱管(6.2)的另一端通過生活熱水接出口(6.5)與生活熱水管(12)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熱水管(12)上設有熱水器(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水器(10)為電熱水器或煤氣熱水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6)為管式換熱器,管式換熱器的換熱器外殼(6.1)為管狀,并且換熱器外殼(6.1)通過法蘭盤(6.3)或卡箍連接在貯熱管道(5)上、使換熱器外殼(6.1)成為貯熱管道(5)的其中一段,管式換熱器的換熱管(6.2)為貼著換熱器外殼(6.1)的內壁螺旋環繞的換熱盤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外殼(6.1)的管徑與貯熱管道(5)的管徑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外殼(6.1)的管徑為150mm~250mm,換熱器外殼(6.1)的長度為1m~2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6)的水力損失≤0.05MPa,出流量≥0.15L/S,承壓≥1.0MPa。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6.2)的管徑為15?mm~25mm,換熱管(6.2)的長度不小于10米。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太陽能綜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6.2)為不銹鋼軟管、光滑壁銅管、大波節銅管或鈦合金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667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烘箱進風裝置
- 下一篇:一種核島筏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