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6582.1 | 申請日: | 201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4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蔣文功;蔡金良;郭昌松;鐘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威騰母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5/00 | 分類號: | H02G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21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脂 母線 澆注 工作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母線生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
背景技術
母線槽是輸配電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元件,傳統母線槽通常有密集型和空氣絕緣型兩種。樹脂澆注全封閉母線槽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母線槽,采用樹脂材料與固化劑、石英砂混合物作為絕緣介質,和導體一起整體澆注成形,導體完全封閉在絕緣體內,具有機械強度高,絕緣性能極佳,防護等級高,耐火等優點,供電可靠性高,受到廣大用戶的好評。
目前樹脂母線槽澆注工藝是將樹脂材料與固化劑、石英砂進行攪拌混合后,澆注在預裝好導體的模具中,依靠混合物的自重填充在模具與導體之間的空間中,然后靜置待其自然固化。但是,在攪拌和澆注過程中,一定會有空氣夾雜在混合物里,在固化的過程中,部分氣體能自然溢出,但是仍然會有較多的氣體來不及溢出,殘留在絕緣體內部,殘留氣體量的多少因環境差異和操作者的澆注動作不同而不同,導致樹脂母線槽絕緣性能和機械強度降低而且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能夠將澆注過程中樹脂內部的氣體快速溢出。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包括支腳及安裝在支腳上的工作臺架體,各所述支腳的下端分別插入相應的支腳安裝筒內,各所述支腳安裝筒的底板固定在地面基礎上,各所述支腳安裝筒內分別設有彈性體,各支腳的下端面支撐在所述彈性體上,各支腳與支腳安裝筒之間水平方向有10~25毫米的間隙,垂直方向不固定;所述工作臺架體上安裝有至少一臺振動裝置。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澆注作業時,模具放置在工作臺上,導體安裝在模具里,然后開啟振動裝置,同時往模具中倒入攪拌好的樹脂混合物,振動裝置帶動整個架體及上面的模具、樹脂產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機械振動,使樹脂快速進入模具與導體之間的空間,同時樹脂內部混入的氣體因為樹脂材料的機械振動而快速溢出,能減少固化后的絕緣體中殘留的氣體,使絕緣體結構致密,機械強度高,絕緣性能優異且穩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工作臺架體上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滾筒。滾筒使澆注模具和樹脂母線能在工作臺架體上方便地移動,可以實現流水化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的工作狀態圖。
圖中:1工作臺架體、2支腳安裝筒、3滾筒、4彈性體、5振動裝置、6模具、7樹脂混合物、8導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樹脂母線澆注工作臺,包括支腳及安裝在支腳上的工作臺架體1,各支腳的下端分別插入相應的支腳安裝筒2內,各支腳安裝筒2的底板固定在地面基礎上,各支腳安裝筒內分別設有彈性體4,各支腳的下端面支撐在彈性體4上,彈性體4可以為球體,材質可以為鋼、銅、鑄鐵或聚氨酯等,形狀還可以為圓柱體、立方體或長方體等。各支腳與支腳安裝筒2之間水平方向有10~25毫米的間隙,垂直方向不固定;工作臺架體1上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滾筒3,且安裝有至少一臺振動裝置5,振動裝置5可以為振動電機或液壓振動泵等。
如圖2所示,澆注作業時,模具6放置在工作臺上,導體8安裝在模具6里,然后開啟振動裝置5,同時往模具6中倒入攪拌好的樹脂混合物7,振動裝置5帶動整個架體及上面的模具6、樹脂產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機械振動,使樹脂快速進入模具6與導體8之間的空間,同時樹脂內部混入的氣體因為樹脂材料的機械振動而快速溢出。滾筒3使澆注模具和樹脂母線能在工作臺架體1上方便地移動,可以實現流水化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威騰母線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威騰母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65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