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帶式監測求救系統和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66562.4 | 申請日: | 2011-11-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1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趙敏娟;程天宇;楊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敏娟 |
主分類號: | A61B5/0245 | 分類號: | A61B5/0245;A61B5/02;H04W4/02;H04M11/0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區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帶式 監測 求救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手帶式監測求救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獲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發展也帶來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而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療期正是剛發病的前10分鐘。而由于人才流動,很多空巢老人在發病時無法及時獲得救助。
GPS老人定位手機是一種既可以求救又可以定位的移動終端,當使用者按下SOS鍵時會自動向預設的手機號發送求救信息,并進行定位。同時,預設的手機號也可以遠程激活該手機,來獲取使用者周邊的情況。但是這種手機只能在使用者主動觸發SOS鍵時才能被動的發出求救信號。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只有在使用者主動觸發時才能進行求救的缺陷,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手帶式監測求救系統和方法。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手帶式監測求救系統,包括:手帶式監測器及移動終端;其中,
所述手帶式監測器包括:
外殼,所述外殼包括一內空的殼體及一用于套接在手指或手腕上的環形套接部,所述殼體內設有控制電路,所述環形套接部內表面設有裸露的紅外光電傳感器以與人體皮膚貼合,所述紅外光電傳感器與所述控制電路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
信號接收模塊,電連接所述紅外光電傳感器以接收信號;
信號放大轉換模塊,電連接所述信號接收模塊以對接收到的電信號進行放大和轉換;其中,所述信號轉換模塊包括:信號放大電路,電連接信號接收模塊以將接收到的電信號進行放大;信號采集單元,電連接所述信號接收模塊以從接收到的電信號中采集出脈搏值;
第一通訊模塊,電連接所述信號放大轉換模塊,并通過無線網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
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第二通訊模塊,電連接所述手帶式監測器的第一通訊模塊以接收使用者的脈搏值通訊;
無線網絡模塊,用于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局端設備;
中斷模塊,電連接所述第二通訊模塊以當采集到的脈搏值超過預設的閾值時產生中斷信號;
求救模塊,電連接所述終端模塊以進行定位,并向預設的電話號碼發送求救信息,所述求救信息為包含所述移動終端定位信息的短信息,和/或包含定位信息的求救語音;
所述系統還包括:
提醒模塊,用于當采集到的脈搏值超過預設的閾值時,向使用者發出預求救信號;還用于在預設時間內未收到使用者的取消指令時,根據預設規則激活所述移動終端的求救模塊發出求救信號。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提醒模塊設置于移動終端內,電連接所述移動終端的第二通訊模塊以接收所述手帶式監測器發送的脈搏值,并電連接所述求救模塊以發出求救信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提醒模塊設置于手帶式監測器內,電連接所述信號放大轉換模塊以接收所述手帶式監測器發送的脈搏值;所述提醒模塊還電連接所述手帶式監測器的第一通訊模塊,以向所述移動終端發出求救信號。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系統還包括:
主動求救模塊,電連接所述求救模塊,所述主動求救模塊被觸發時,所述求救模塊發出求救信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通訊模塊和第二通訊模塊為2.4GHz無線通訊模塊。
所述系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移動終端或手帶式監測器上的取消按鈕,所述取消按鈕電連接所述提醒模塊以發出取消指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求救模塊通過GPS進行定位,或通過基站進行定位。
同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應用前述的手帶式監測求救系統進行人體監測求救的方法,包括:
步驟1、通過設置在使用者手指上或手腕上的手帶式監測器監測使用者的脈搏值;
步驟2、當所述脈搏值超過預設的閾值時,向使用者發出預求救信號;
步驟3、判斷使用者是否發出了取消指令,如果是則步驟結束,否則通知與所述手帶式監測器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的移動終端;
步驟4、所述移動終端進行定位,并發送求救信號;所述求救信號為包含所述移動終端定位信息的短信息,和/或包含定位信息的語音;
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用戶的主動求救指令,以通過所述移動終端進行定位,并發送求救信號;所述求救信息為包含所述移動終端定位信息的短信息,和/或包含定位信息的求救語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敏娟,未經趙敏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65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牛膝湯整合型新劑型制備技術及其生產方法
- 下一篇:痔上黏膜環切術用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