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血管支架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5897.4 | 申請日: | 2011-11-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發明(設計)人: | 趙薈菁;呂強;李明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F2/82 | 分類號: | A61F2/82;A61F2/90;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血管 支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血管支架,屬于生物醫用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血管類疾病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全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由于血管老化、損傷、病變等多方面原因患有血管類疾病。血管缺損修復,特別是小口徑血管(內徑<6毫米)的修復一直是臨床的難點之一。
栓塞是小口徑血管移植術后失敗的主要原因。引起栓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植入體內后人工血管和宿主血管的順應性不匹配是導致小口徑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和內膜增生的主要誘因之一。
順應性(一般指徑向順應性,可由公式進行直觀的表征,其中D2和D1分別表示所受壓力為P2和P1時血管的直徑)是指在脈動壓力條件下,管壁隨著壓力變化不斷擴張和收縮的能力。人工血管植入生物體內后通過縫合的方式與宿主血管連接在一起,起到疏導血流的作用。若人工血管的順應性與宿主血管不匹配,則在承受血流的脈動壓力時,人工血管與宿主血管的徑向擴張量和收縮量是不同的。這種在擴張和收縮時的差異會導致二者在縫合處產生不同的血流壓力波傳播率,引起波的反射和渦流,進而導致血液凝結和細胞增殖;這種差異還會使二者在縫合處產生應力集中,承受過大應力的血管內皮細胞會釋放一種促進平滑肌細胞增殖的酶,導致血管急劇變厚以及增生;同時,順應性不匹配還會打亂蛋白質在血管里的均勻分布,使其在縫合處形成集中。以上這些由順應性不匹配而產生的后果會直接導致血管移植的失敗,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
由此可見,設計、制備順應性與天然血管相近似的人工血管是解決目前小口徑人工血管移植失敗的關鍵之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血管支架及其制備方法,以改善血管支架的順應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血管支架,尤其是,所述血管支架包括:
內層,所述內層由靜電紡絲網制成,所述靜電紡絲網由絲素蛋白和PLCL共混而成;
中層,所述中層由靜電紡絲網制成,所述靜電紡絲網由絲素蛋白和PLCL共混而成,所述中層套設于所述內層的外部;
外層,所述外層為絲素蛋白編織管,所述外層套設于所述中層的外部,
所述內層、中層、外層之間縫合連接,使內層和中層以及中層和外層形成非連續的環狀空間。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中,所述內層、中層以及外層為同軸設置。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中,所述內層的直徑為1~6毫米,所述血管支架沿軸向的長度為2~20厘米,所述內層和中層的間隔距離為0.1~1毫米,所述中層和外層的間隔距離為0.1~0.5毫米。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中,所述內層的內壁與所述外層的外壁之間的厚度為0.3~2毫米。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中,所述內層的楊氏模量為1~5兆帕,所述中層的楊氏模量為5~10兆帕,所述外層的楊氏模量為10~30兆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這樣實現:
一種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尤其是,其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絲素蛋白與PLCL的共混物溶于六氟異丙醇中,制得靜電紡絲液,采用靜電紡工藝對所述靜電紡絲液進行加工獲取靜電紡絲網,進而由所述靜電紡絲網制得血管支架的內層及中層;
(二)將熟絲編織成管狀材料,制得血管支架的外層;
(三)將步驟(一)和(二)中制備的內層、中層和外層按順序套裝在一起,并采用可降解真絲縫合線連接,使內層和中層以及中層和外層形成環狀的空間。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一)中所述絲素蛋白與PLCL的質量比為1∶9~9∶1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一)中靜電紡絲液的質量濃度為4~12%。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一)中還包括將所述靜電紡絲網在甲醇或乙醇水溶液中浸泡的過程,所述甲醇或乙醇的體積占比為70%~90%,浸泡時間為2個小時,浸泡完成后用去離子水進行沖洗,然后再進行干燥。
優選的,在上述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一)中還包括將所述靜電紡絲液收集成靜電紡絲網的收集裝置,所述收集裝置的直徑為1~7毫米,長度為2~20厘米,轉速為20~2000轉/分鐘,平行移動速度為1~10厘米/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58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睡眠素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位傳感器初始頻率調節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