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血管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5567.5 | 申請日: | 2011-11-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發明(設計)人: | 文亞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主分類號: | A61F2/06 | 分類號: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重慶志合專利事務所 50210 | 代理人: | 賀珠平 |
地址: | 40004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血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外科置入物,尤其涉及一種人工血管。
背景技術
動脈血管損傷、動脈血管疾病或者器官自體移植等常常需要應用人工血管來替代自身血管。目前人工血管種類較多,但操作時都要求必須先阻斷與人工血管吻合的自身血管的血流后再將人工血管與人體血管進行吻合,否側無法進行操作。但阻斷血流,對于該動脈血管支配的器官來說存在缺血、缺氧問題:對于缺血、缺氧耐受性較強的器官,如肢體,短期缺血可能不會帶來明顯的并發癥;對于缺血、缺氧較敏感的器官,如大腦超過6分鐘,肝、腎、小腸等超過20分鐘,即可影響其功能,嚴重者可導致器官缺血、缺氧壞死。因此,應用普通人工血管進行血管吻合術,因為受到操作時間的限制,手術操作難以順利進行而且手術中各支配血管在較長時間斷流的情況下將造成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壞死帶來術后并發癥直接影響手術的成功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工血管,在不需要阻斷人體血管血流的情況下將人工血管與人體血管進行吻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人工血管本體、一條轉流管、兩個氣囊和兩條充氣管,其中,所述人工血管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兩個穿孔,各穿孔的外側口沿分別具有向外延伸的裙邊,各裙邊上分別設有收緊線;所述轉流管的兩端分別從兩個穿孔和裙邊中穿過人工血管本體并延伸出人工血管本體的兩端,轉流管兩端的延伸段分別穿過一個氣囊并與該氣囊之間密封連接,轉流管的中段位于人工血管本體的外部;所述兩條充氣管均設置在轉流管的管壁中,且各充氣管的一端均從轉流管的中段延伸出,形成充氣管的延伸端,各充氣管的另一端分別與一個氣囊連通。
各充氣管的延伸端分別設有單向活瓣。
所述各裙邊上分別設有兩條收緊線。
所述兩條收緊線分別位于相應裙邊的底部和頂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轉流管和兩個氣囊,能夠在不需要阻斷人體血管血流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完成人工血管與人體血管之間吻合,為整個手術創造足夠的操作時間,并避免了器官因缺血、缺氧造成嚴重并發癥,且此種帶有轉流管的人工血管在轉流血液過程中不需在吻合口之外的人體血管上穿刺,從而避免了對人體血管造成損傷,同時也不必暴露吻合口兩端較長的自身血管,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和手術操作的方便性,降低了病人手術中的痛苦。本發明尤其適合頸動脈、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等支配缺血、缺氧較敏感器官的直視下血管吻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剖視圖;
圖3為圖2的M處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2的N處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2的A-A線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55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保型高溫活化水基鋼筋阻銹劑
- 下一篇:一種剩余污泥的深度脫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