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線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65512.4 | 申請日: | 2011-11-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4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發明(設計)人: | 西岸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A61M25/09 | 分類號: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導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線。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以下也簡稱PCI)中使用的醫療用機械器具的一種,公知的是用于將球囊和支架等設備引導到病變部的導線。
例如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4-309368號)公開了這種導線。所述導線由芯軸和線圈體構成,所述芯軸具有圓筒狀的基端部以及與所述基端部連接的錐狀的前端部,所述線圈體纏繞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上,且所述芯軸與所述線圈體在規定的位置上焊接在一起。
另外,上述導線中,芯軸的前端部側為導線的遠端部,芯軸的基端部側為導線的近端部。導線的遠端部插入體內,導線的近端部由醫生等手術者操作。
具有上述結構的以往的導線的前端部較為柔軟,即使導線被插入血管,也可以將對血管內壁的損傷控制為最小限度。
然而,由于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以往導線的前端部柔軟性較高,所以盡管可以抑制對血管內壁的損傷,但難以貫穿病變部。
特別是對于慢性完全閉塞(以下也簡稱CTO)病變部來說,以往的導線難以貫穿,即使進入了CTO病變部,也會導致形成假腔。
發明人為了解決所述問題進行了認真探討,其結果發現,通過加大芯軸前端部的直徑,能夠提高轉矩力,從而能夠提高對CTO病變部的貫穿性。
此外,發明人發現,當加大了芯軸前端部直徑的導線插入導引導管內、并使導線的遠端部到達CTO病變部時,在導引導管大幅彎曲的冠狀動脈入口部附近(以下也簡稱導引導管的彎曲部分),直徑加大的剛性芯軸的前端部容易發生塑性變形。即,在離開導線的遠端部(芯軸的前端部)的位置上容易發生塑性變形。
另外發明人還發現,在發生塑性變形時,轉矩力急劇降低。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導線,能夠使轉矩力良好,并且能夠防止芯軸在離開遠端部的位置上發生塑性變形。
本發明的導線包括:芯軸,具有第一前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前端部相反一側的第一后端部;以及線圈體,具有第二前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前端部相反一側的第二后端部,且所述線圈體纏繞在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外周上,所述導線的特征在于,所述芯軸包括:第一圓筒部,固定所述第二后端部;第二圓筒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圓筒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后端部側;以及第三圓筒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圓筒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后端部側,所述第二圓筒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圓筒部的外徑,且小于所述線圈體的最大直徑,所述第三圓筒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圓筒部的外徑,且小于所述線圈體的最大直徑。
本發明導線的轉矩力良好,并且能夠防止芯軸在離開遠端部的位置上發生塑性變形。
以下利用附圖具體說明本發明導線的結構和效果。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將本發明導線沿其長邊方向切斷的狀態的斷面圖。
圖1所示本發明的導線1包括芯軸10和線圈體20,其中,所述芯軸10具有第一前端部11和位于第一前端部11相反一側的第一后端部12,線圈體20具有第二前端部21和位于第二前端部21相反一側的第二后端部22,且線圈體20纏繞在芯軸10的第一前端部11的外周上。
另外,圖1中為簡化說明,對導線1的遠端部和芯軸10的第一前端部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11來進行表示,對導線1的近端部和芯軸10的第一后端部也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12來進行表示。
芯軸10包括:第一圓筒部13,固定第二后端部22;第二圓筒部14,位于比第一圓筒部13更靠近第一后端部12側;以及第三圓筒部15,位于比第二圓筒部14更靠近第一后端部12側。
第二圓筒部14的外徑D2大于第一圓筒部13的外徑D1,且小于線圈體20的最大直徑Dc。
由于離開導線1的遠端部11的第二圓筒部14的外徑D2,大于位于遠端部11側的第一圓筒部13的外徑D1,所以與單一外徑的芯軸構成的導線相比,轉矩力高,該單一外徑的芯軸僅具有與第一圓筒部13的外徑D1大致相等的外徑。
此外,由于第二圓筒部14的外徑D2小于線圈體20的最大直徑Dc,所以第二圓筒部14的柔軟性高,在第二圓筒部14附近不易產生塑性變形。
第三圓筒部15的外徑D3大于第二圓筒部14的外徑D2,且小于線圈體20的最大直徑D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未經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5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支持IP模塊動態頻率變換的裝置
- 下一篇:帶組合邏輯通路的寄存器